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拜登政府對中國政策演說

The Administration’s Approach to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PEECH (演說僅有英文版) ANTONY J. BLINKEN, SECRETARY OF STATE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WASHINGTON, D.C. MAY 26, 2022 SECRETARY BLINKEN:  Thank you.  Good morning. It’s a real pleasure to be here at The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This is an institution that draws outstanding students and schola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and where the …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Meta元宇宙XR Hub Taiwan啟動典禮致詞

與我在90年代初期首次駐台時相比,台灣已經發展成為先進經濟體與蓬勃的民主社會,美台關係更是穩定拓展及不斷深化。作為AIT處長,我將致力推動支持四大優先目標,即:強化台灣區域安全夥伴角色、增進全球供應鏈韌性、維護與拓展台灣的國際空間、深化美台經貿與民間聯繫。|OT-2209|2022年5月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於美台合作提升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座談會致詞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 美台合作提升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韌性座談會 開幕致詞  2022年4月29日  (預備講稿)   王部長、各位貴賓、各位好朋友,早安!大家好! 很榮幸今天在此與各位一同討論全球供應鏈韌性的議題。AIT希望藉今天在「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之下的討論,找出建設性方法,來處理我們近年來共同遇到的供應鏈中斷問題。 身為AIT 處長,增進全球供應鏈韌性與深化美台經濟關係,是我最重視的兩大優先目標。 AIT 向來致力與台灣夥伴合作,以促進我們對印太地區的共同願景,也就是一個自由、開放、具備韌性和包容性的印太地區。而今天座談會的關鍵重點,就是韌性。與我在90年代初首次駐台時相比,台灣在增進全球供應鏈韌性的角色已出現巨大轉變;而在日益複雜的區域和全球局勢中,半導體產業尤其備受矚目。 近年來發生的諸多事件一一加乘,更愈發驗證了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及台灣居中的關鍵角色。 首先,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日俱增的挑釁並與俄羅斯結盟的行為,激起了美國與包括台灣在內的盟友的全面回應。 再者,疫情不但使得需求大增,也為全球貿易體系帶來壓力。雖然台灣的半導體公司持續加快速度生產晶片,物流上的挑戰仍使晶片供不應求。我們都已學到從晶圓廠延伸到展示間的過長供應鏈所帶來的教訓;我們已做了改進,但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最後,隨著各種「智慧」解決方案及物聯網開始影響通訊、交通、國防、能源、醫療保健和教育領域,在台灣所進行的半導體設計、製造和封測只會越來越重要。 唯有透過建立強韌的供應鏈,我們才能促進廣泛的成長;但眼前要做的工作還有很多。最近美國商務部半導體資訊請求書的調查結果顯示,在過去短短的兩年,美國晶片庫存量的中位數已從 2019 年的 40 天滑落至不到5天。 也難怪王部長與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建立「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時,將半導體產業列為優先項目。除半導體外,TTIC架構下的其它四大優先產業分別是5G 、電動車、資安及永續能源,而這些產業都極度依賴對日益複雜的晶片進行研究、開發與製造。 世界需要大膽無畏的領導力,來解決供應鏈中斷的問題;而美台共同強化供應鏈的夥伴關係,正是展現此類領導能力的絕佳範例。作為亞洲「矽島」,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生態體系的中心節點,也是各種新興技術的先驅。 我們非常感謝台灣企業願意正面迎接這些挑戰。當汽車產業向外求救,各位擴大了生產;各位也與教育機構合作,幫助培養下一代的工程師;各位也與美國公司合作,以實現規模經濟並找出合作領域;另外,各位也與政界和業界領袖保持密切聯繫,讓他們知道大家所遇到的挑戰和進展。 台積電的赴美投資,就是一個具體例子,讓我們看到夥伴齊力合作時能夠成就不凡之事。從那時起,格芯、德州儀器、三星和英特爾等公司紛紛宣布將在美國進行重大投資和擴產,更不用說台積電的許多供應商都瞭解到在美國製造關鍵半導體產品有多麼重要。 今年夏天,AIT將籌組一個由台灣半導體生態體系公司組成的訪團,前往鳳凰城訪問,我們相信這個美台聯合創新新聚落,未來必定會蒸蒸日上。屆時在鳳凰城,我們會協助台灣公司認識台積電以外的潛在客戶,並為他們引介當地大學和訓練中心;這些教育機構都在規畫課程,以確保能夠有源源不絕的穩定人才。許多台灣公司都已在美國打造能夠促使台積電成功的供應鏈,我們希望此次鳳凰城之行能夠鼓勵尚未決定投資美國的台灣廠商起而效尤,加入他們的行列。 之後,我也會與鄧振中政委在華府與訪團碰面,一起參與2022年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 唯有透過產業合作,我們才能開始解決全球供應鏈中斷問題,並在美台打造具備韌性的經濟。王部長,感謝您今天召集半導體產業的全球領袖齊聚一堂,這一產業對現代社會運作的重要性實在不言而喻。 TTIC架構是美國重視與台灣等夥伴互相協調政策目標的一個好例子。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仍然堅若磐石、符合道德,同時擁有跨黨派支持,最近一次的高階資深國會訪團訪問台北,就是明證。 我非常期待參加6月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相信屆時會見到在座許多朋友! TTIC會在未來幾個月提供更多機會,延續美台之間戰略性的產業合作。我相信,目前規劃中的許多活動及今天座談會中將提出的可行方法,將能開花結果,展現我們對美台夥伴關係的投入付出。 謝謝各位的指導,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美國創新中心2022年世界地球日年度論壇開幕致詞

大家知道,今天是「世界地球日」,這讓我們有機會,讓更多人了解各種環境挑戰,同時也讓我們齊聚一堂,一起討論如何做出有意義的改變。今年論壇的主題是《Innovation Drives the Sustainable Economy》,特別要強調的是創意、創業精神和協作,這些都是能幫助我們克服全球挑戰的驅動力。|OT-2207|2022年4月22日

了解更多»

2021年度各國人權報告 ── 台灣部分

2021 年度人權報告 ─ 台灣部分  摘要  台灣採行民主體制,總統與立法院均經多黨選舉而產生。2020 年,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再次當選總統,展開第二個四年任期;一般認為此次選舉自由而公平。  文官體系對於軍隊均能維持有效控制。內政部警政署維護治安。警政署、國防部、矯正署及海巡署向行政院長報告,行政院長由總統任命。查無任何軍隊濫用職權案例。  重大人權問題包括刑事誹謗罪的存在。  當局執法禁止人權侵犯,將官員貪污規定為刑事犯罪,並起訴犯罪官員。查無任何有罪不罰案例。  第一節人身自主權保障  a. 任意、非法,或出於政治動機奪取人命  查無任何政府或其人員任意或非法奪取人命案例。  b. 失蹤  查無任何台灣當局或代表台灣政府人員造成任何失蹤案例。  c. 虐待和其他殘忍、非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懲罰  法律規定不得對遭控訴者使用暴力、威脅、利誘、欺騙,或其他不正當手段。查無任何官員曾經採行上述做法。查無任何軍隊有罪不罰案例。  監獄與看守所狀況  就監獄和看守所的狀況引起人權關注的部分,並無重大報告。  硬體狀況:監獄與看守所的硬體狀況或受刑人虐待部分並無重大問題。  行政管理:如遇受刑人指控監禁待遇嚴酷,監獄當局就其指控展開調查,並將調查結果發布給司法當局,偶爾會向媒體公布。當局調查並監控監獄與看守所的情況。 8 月,監察院提出調查報告,責令嘉義監獄採取改正措施,保障涉嫌違反監獄規則之受刑人的正當程序及基本權利。2019 年至 2020 年之間,嘉義監獄將 22 位受刑人隔離監禁達 20 至 102 天,據以調查違規情事,而該監獄違規比例也是這兩年全國所有監獄中偏高者。在調查受刑人違規情形時,法律規定行政隔離最多以 20 天為限。  獨立監督:當局允許獨立的非政府觀察員調查監獄內情況。  d. 任意逮捕或羈押 憲法與相關法律禁止任意逮捕和拘留,被告得於法院質疑其拘留之合法性,台灣當局一般遵守本項原則。  逮捕程序與拘留期間的待遇  法律規定必須先申請逮捕狀或傳票,除非有充分理由相信嫌犯可能逃逸,或有《刑事訴訟法》所定義的緊急情況。法院可以裁定被起訴者交保。檢察官依法必須在逮捕嫌犯後 24 小時內向法院聲請繼續羈押。台灣當局一般均能遵守相關程序。檢察官可以向法院聲請審前羈押未起訴的嫌犯,最長兩個月,並得再延長兩個月。若案件可能判刑五年以上,或合理懷疑嫌犯有逃亡、與其他嫌犯或證人串供,或者篡改、湮滅相關重要證據之虞,檢察官也可聲請審前羈押。  法律允許被告與其律師在審前羈押期間取得案件檔案與證據。法律也規定被告在羈押期間必須由一位律師協助;無力聘請律師者,則指派一位公設辯護人。法律明確規定不得於深夜訊問嫌犯。  檢察官得聲請羈押嫌犯並禁止會客 (律師除外) 或是限制住居,由法院裁定。在案件調查階段,法院依據前述規定禁止少數在押人會客。  台灣的司法機關 (司法院) 與警政署進行了一項計劃,在警方初步偵訊期間,為具原住民身分、精神、心智功能損傷或不全,或被控罪名可判刑三年以上符合貧困資格之嫌犯提供法律辯護人。無力聘請律師的被拘留人可向法律扶助基金會尋求協助,該基金會是由公共資金支援的民間非營利組織,透過其 22 個分會提供專業的法律協助。警方有義務告知嫌犯有權尋求法律扶助基金會的協助。曾遭警方非法逮捕拘禁者依法有權求償。 e. …

了解更多»

美國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穆倫(Michael Glenn Mullen)致詞

我率領這個公民代表團前來,對美台重要夥伴關係表達支持,在美國這股支持的力量不斷延續且增長。我們訪問台灣的時間點正是世界歷史上非常困難和關鍵的時刻。正如拜登總統所言,民主正面臨長期且令人擔憂的挑戰,現今烏克蘭的情勢即為一例。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刻都更需要捍衛民主。|OT-2204|2022年3月2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 「用運動做外交:讓桃園市成為亞太運動性平先驅基地」 記者會致詞

今天的活動反映了台灣與美國對於平等、包容和可及性的重視,也展現了地方政府能夠如何透過制定有創意的政策,來推動共享價值。我要藉此機會感謝鄭市長,不但致力推動運動中的性別平等,同時也努力讓桃園成為一個歡迎新移民的地方。台灣在許多方面,都是全世界推展人權的先鋒;而像今天這樣在地方層級的努力,則能幫助我們進一步增進彼此的共享目標。|OT-2203|2022年2月1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柯傑民「台美教育倡議系列活動—華語教育在美國」致詞

很高興今天能到場,歡迎大家參加「台美教育倡議系列活動——華語教育在美國」研討會。「台美教育倡議」的目的,是希望增加美國人學習中文的機會,同時也捍衛學術自由。|OT-2201|2022年1月1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孫曉雅處長美國海岸防衛隊自動互助船舶救援系統頒獎典禮致詞

海委會周副主委、外交部南部辦事處劉副處長、臺灣港務公司李董事長、漁業署海洋漁業開發中心楊副主任,以及來自交通部航港局、智崴集團、高雄市國際輪船公會和各大漁業公會的各位代表,各位女士先生、航運公司代表及媒體朋友們,大家午安!|OT-2160|2021年12月3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孫曉雅處長 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培養媒體識讀以捍衛民主(三)」線上研討會開幕致詞

美國與台灣都非常清楚,網路時代已經見證了不實訊息快速散佈的速度與效果。作為開放、民主的社會,美國、台灣以及許多其他地方特別容易遭受蓄意誤導或有害錯假訊息的傷害。|OT-2154|2021年11月9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孫曉雅處長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視訊研討會「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保障」開幕致詞

外交部吳部長、泉裕泰代表、露珍怡代表、柯思畢代表,以及在座的貴賓們,我很榮幸與您們一同參與此次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落實身心障礙者權利保障」研討會的開幕式。|OT-2152|2021年11月 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環境教育這10年響綠生活嘉年華特展」開幕致詞

張署長,各位女士先生,各位朋友,大家早!很榮幸能和各位一起慶祝「台灣環境教育法」實施滿十週年。恭喜大家!我要讚揚台灣環保署、各地方環保局、各級學校和民間企業做出了許多貢獻,來提高民眾意識,為台灣的環境教育生態體系帶來持久改變,努力打造一個更加永續的社會。我期待未來繼續看到台灣在環境教育方面的持續進步。|OT-2149|2021年10月3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記者會開場致詞

大家早,謝謝你們今天來參加記者會。希望大家剛才安檢時沒有遇到問題。可以面對面見到各位實在是太棒了。因為我的行程安排,加上疫情的關係,所以雖然我夏天就已經來到台灣,卻還是一直等到今天才有機會和在座的大部分朋友碰面。不過我一直都有在拜讀大家所寫的報導,也期待今天和大家有充分的討論。|OT-2148|2021年10月29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 「百合綻放新創學程(IWE)」開幕致詞

很榮幸能親自到場與大家見面,一起為「百合綻放新創學程(IWE)」揭開序幕。今天是學程工作坊的起跑日,很高興看到全台灣有超過30位的原住民女性創業家和業界導師,和我們齊聚一堂。|OT-2145|2021年10月1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柯傑民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線上研討會(vGCTF)「打擊網路犯罪與強化國際執法合作」開幕致詞

內政部徐部長,外交部曾次長,泉代表,各位與談人,各位線上的貴賓,大家早!我非常榮幸今天能夠在此致詞,為這場GCTF「打擊網路犯罪與強化國際執法合作」線上研討會揭開序幕。我們十分感謝來自美國、台灣及日本的各位專家將與我們分享許多寶貴見解,也謝謝世界各地各位貴賓的參與。|OT-2144|2021年10月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柯傑民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線上研討會(vGCTF)「以科技力建構韌性及加速落實永續發展目標」開幕致詞

美國駐聯合國副大使蒲杰夫(Prescott),外交部吳部長,泉代表,各位與談人,各位線上的貴賓,大家早!非常榮幸今天能夠在此致詞,為這場GCTF「以科技力建構韌性及加速落實永續發展目標」線上研討會揭開序幕。|OT-2142|2021年9月3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2021年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強化全球及各國防災韌性」線上國際研討會開幕致詞

今天的研討會其實也為美國、台灣和日本共同舉辦的一項全年系列活動「防災救援倡議:宣導教育—建立韌性—採取行動」畫下句點。這項系列活動從紀念日本3/11大地震十週年的工作坊開始,延續到9月21日,以台灣史上死傷第二嚴重的、南投集集9/21大地震22週年作結。透過這項系列活動,我們深化了彼此之間的合作,也提高了公眾意識,讓大家更了解面對天災人禍時,具備個人韌性及公民待命能力的重要性。|OT-2141|2021年9月2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 2021年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線上國際研討會 (vGCTF)「COVID-19後疫情時期經濟復甦之『未來工作』」閉幕致詞

很高興能在此為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線上國際研討會 (vGCTF) 致閉幕詞,這是GCTF成立以來第一場聚焦於人工智慧和勞動市場的研討會。我們非常感謝美國、台灣和日本的專家,為這場研討會帶來諸多貢獻,也感謝世界各地的嘉賓踴躍參與討論。|OT-2140|2021年9月1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傅爾布萊特—臺灣文化部藝文專業人才獎助計畫」瞭解備忘錄簽署儀式暨Center Stage獲選之台灣團體介紹

各位媒體朋友,各位女士先生,大家好!非常榮幸今天能夠來到這裡,以台灣傅爾布萊特 (Fulbright) 榮譽主席的身分,來見證文化部與學術交流基金會的備忘錄簽署儀式。|OT-2139|2021年8月31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GCTF綠能:開創潔淨及永續發展的地球線上國際研討會」致詞

我非常榮幸今天能為「綠能:開創潔淨及永續發展的地球」線上國際研討會揭開序幕。本研討會是「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下所舉辦的活動。透過GCTF,美國、台灣、日本提供了一個資訊分享及互相合作的平台,以共同應對全球挑戰。我們歡迎澳洲和我們共同主辦這一次的活動。|OT-2138|2021年8月12日

了解更多»

美國 2021 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 – 台灣部分

 OT-2133 2021年7月2日 美國 2021 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 – 台灣部分  台灣部分 (第一列)  2021年6月 台灣當局完全符合消除人口販運問題的最低標準。在本報告期間雖受 COVID-19 疫情影響,台灣當局仍持續努力打擊人口販運;因此台灣仍保持在第一列。這些努力包括調查更多人口販運者並處以適當刑期。2020 年鑑別出的被害人數目為過去三年之最,其中兒童及家暴受害人數目增加。當局持續加強海事產業的勞動檢查資源以實行被害人鑑別,向涉及剝削的漁船業主追索非法扣留的工資較 2019 年為多。雖然台灣符合最低標準並且各主管機關都已制定並改善被害人鑑別方法,但部分官方利害關係人採取的被害人身分鑑別程序仍經常有迥異且成效不彰之情況,使得部分被害人更難以取得司法資源及保護照顧。由於政府機關調查人力及規定不足,台灣籍遠洋船隊 (DWF)勞力剝削的鑑別、調查與起訴工作仍舊艱困。台灣沒有明確的勞動法規保護外籍家庭看護的權利,成千上萬的外籍家庭看護容易受到強迫勞動的剝削。 優先要務的建議: 積極調查涉嫌在遠洋船隊中勞力剝削的台灣權宜船或台灣籍漁船,以及台籍船東但掛外國旗的船隻,若情節屬實,應對高級船員及船主予以起訴。 對有人口販運刑事記錄或涉及海外人口販運犯罪的外籍船東掛台籍漁船實施港口入港限制。 積極依據人口販運防制法對人口販運嫌犯起訴與定罪,處以足夠嚴厲的刑罰,包括處以適當刑期。 制定並執行相關政策,以加速執行海上勞力剝削案件調查,並減少可疑航班。 擴大漁業署駐外國港口人員編制,加強偵查各項強迫勞動指標,並提供海事檢查機構充分培訓,使其具備能力可鑑別被害人身分、進行適當轉介,並瞭解執法通報程序。 在靠港船隻及海上漁船進行檢驗期間,執行全面且以被害人為中心的訪談,以便加強鑑別外籍船員的勞力剝削指標。 正式將公民社會意見納入仲介評鑑程序。 修訂相關政策並補足法律漏洞,根除仲介收取招聘費、服務費、押金的情形,並與勞工輸出國協調直接聘僱事宜。 加強監督外籍移工招聘單位及程序,以鑑別被害指標,包括非法收取費用、合約差異。 繼續加強鑑別脆弱族群,調查是否有人口販運情形,包括受私立大學招募的外籍學生;涉及海外犯罪活動遣送返台者;以及因逃離工作環境的虐待而失去簽證及/或向移民當局自首的外籍勞工,應轉介至庇護機構。 提高漁船監測系統的透明度,包括公布船隻所有權及作業地點等資訊。 清楚界定監管台灣籍漁船及台灣權宜船機構之間的角色和權責,並提升機構間的協調合作。 推動立法,將家庭看護和家事勞工納入基本勞工權益的保障範圍。 推動立法,全面禁止雇主扣留外籍移工的身分證件及旅行證件。 將重要相關單位納入人口販運被害人鑑別機構。 對警方、檢察官、法官提供並執行防制人口販運之訓練與資源。 對台灣船東投資的漁船及台灣籍漁船上的外籍船員,加強宣傳外籍勞工人口販運求助熱線電話,並訓練熱線接聽人員保護受害人。 起訴 台灣當局在執法方面做出更多努力,但沒有投入足夠資源來偵查、調查,或起訴沿海離岸或遠洋船隊漁業強迫勞動犯罪。《人口販運防制法》禁止各種形式的販運行為,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併科新台幣 500 萬元 (約 178,100 美元) 以下罰金;刑罰嚴厲,且針對性販運的刑罰更是與強暴等重大刑事犯罪相當。觀察員指出,《人口販運防制法》部分條文存在歧義,使執法變得複雜,尤其是案件被害人獲賠償金的情形下。《人口販運防制法》其他條文保護勞工不需向仲介或管理者償還「不當債務」;但觀察員憂慮條文過於空洞,難以有效預防債務脅迫。《人口販運防制法》修正案於 2018 年頒布,對於「經由招募、引誘、庇護、安排、協助、剝削或以其他方式,迫使兒童在酒吧或俱樂部從事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等侍應工作」之個人,應處最高一年刑期,得併科新台幣 30 萬元 (約 10,690 美元) 以下罰金。根據該修正案,「以暴力、脅迫、藥劑、詐術、催眠術或其他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使兒童或少年」從事前述行為,最高處五年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 150 萬 (約 53,430 …

了解更多»

酈英傑處長給台灣人民的道別信

隨著我擔任美國在台協會處長的日子即將畫下句點,我也即將離開台灣,我想藉這個機會和大家分享,這一番歷練對我來說的意義是什麼。當我說擔任AIT處長其實是我這輩子的榮幸,也讓我得以實現長期職業生涯中的抱負與理想,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OT-2134|2021年7月9日

了解更多»

2020 年國際宗教自由報告 – 台灣部分

台灣 2020 年國際宗教自由報告 2021 年 5 月 12 日     OT-2120 2021 年 5 月 17 日 摘要 憲法保障宗教自由。家事勞工與看護未受台灣勞動基準法 (勞基法) 保障,因此不能依法每週休假一天。由於沒有勞基法的保障,許多家事勞工仍然無法休假參加宗教禮拜。勞動部表示,若雇主拒絕外籍看護或家事勞工每週休假一天參加宗教禮拜,勞工可向勞動部申訴。台灣的國際宗教自由無任所大使布興‧大立指出,禁止家事移工休假參加宗教禮拜的往往是仲介業者,而非雇主。布興‧大立大使建議可改由政府機關提供仲介服務,以改善移工面臨的困境。台灣政府持續擴大穆斯林友善環境,包括在火車站、圖書館和旅遊景點等公共場所設置新的祈禱室。八月時,台北市北投健康管理醫院成為台灣第二家取得清真認證的醫療機構。三月時,教育部下令禁止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在公立學校教授課程。2019 年,有家長擔憂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的志工團體在下課時間教導具宗教色彩的課程,違反《教育基本法》中禁止公立學校宣傳特定宗教信仰之規定,數名立法委員和市議員呼籲教育部處理。二月時,副總統當選人賴清德以私人身分訪問美國華府,並出席國家祈禱早餐會。 六月時,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舉辦研討會,與談人聚焦討論中國政府加大力道,利用台灣廟宇介入國內選舉的情形。與談人呼籲立法機關應立法妥善管理寺廟的登記和財產管理,並要求宗教組織揭露財務報表。 美國在台協會 (AIT) 代表與立法委員、部長和布興‧大立大使交流。美國在台協會代表鼓勵宗教領袖、非政府組織以及宗教社會服務團體繼續在台灣和海外地區促進宗教自由。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在幾場公開推廣活動談及宗教自由的重要性,美國在台協會也透過社群媒體,引導社會大眾關心宗教自由議題。 第一節 宗教人口概況 美國政府估計台灣總人口約為 2,360 萬人 (根據 2020 年年中的估計)。台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在 2019 年公布的一項調查指出,49.3% 的民眾信奉傳統的民俗宗教,14% 信奉佛教,12.4% 信奉道教,13.2% 為無宗教信仰。其餘人口主要信仰基督新教 (5.5%)、一貫道 (2.1%) 和天主教 (1.3%)。其他宗教團體則有:遜尼派伊斯蘭教、天帝教、天德教、理教、軒轅教 (黃帝教)、天理教、先天救教、山達基教、巴哈伊教、耶和華見證人會、真光教團、耶穌基督末世聖徒教會、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 (統一教)。 研究發現,有高達 80% 的人口同時信奉不同的傳統信仰。許多有宗教信仰的人自認為同時是佛道教徒,許多人也將傳統民俗宗教的元素融入佛、道、儒教或其他宗教,例如添加薩滿教信仰、祖先崇拜、泛靈信仰。有些信仰佛、道,以及其他宗教的信徒也有修練法輪功。法輪功自稱為一種精神紀律,據台灣法輪大法學會的領導人物表示,法輪功學員人數在數十萬之譜。 根據勞動部最新統計,加上原住民族委員會、宗教領袖提供的資訊,原住民大多是新教徒或羅馬天主教徒,總共有 575,000 人。台灣的猶太教徒估計有 1,000 人,約有一半是外國居民。台灣的外籍勞工人數估計有 …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外交部睦誼外交獎章頒贈典禮致詞

首先,我要感謝外交部吳部長,不只是謝謝您贈與我這項殊榮,同時也要感謝您及外交部的團隊為提升美台關係所付出的努力與貢獻。對AIT來說,各位毫無疑問就是和我們一起在印太區域及全世界推進共享利益與價值的最佳夥伴。|OT-2130|2021年6月2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外交部特種外交獎章頒贈典禮致詞

我深感榮幸今天能夠在此獲得這項殊榮。隨著我離開台灣的日子逐漸接近,我不禁再次憶起40多年前我第一次來到台灣時的光景。當時台灣還未發展成為今天的經濟重鎮與民主成功故事,不過事實上,正是當年我在台灣擔任傳教士的經歷,啟發了我日後加入外交行列的熱忱。|OT-2129|2021年6月2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科技產業全球供應鏈合作論壇」致詞

隨著我擔任AIT處長的日子即將畫下句點,我很驕傲能告訴大家,AIT在提高意識、凸顯與台灣及理念相近夥伴鞏固供應鏈韌性的重要性方面,實在成果豐碩。現在,一同努力增進全球供應鏈韌性,已成為確保你我的共享繁榮及國安時,不可或缺的關鍵要素。|OT-2128|2021年6月22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2021年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 (GCTF) 線上國際研討會— 智慧財產權保護及打擊數位侵權之新發展致詞

AIT向來積極與台灣合作推動各項智慧財產權保護,像是我們去年就舉行了首場GCTF保護智慧財產權研討會。這場活動不但出席人數踴躍,也得到與會者相當高的評價,因此我們都相信今年的後續活動也會同樣大受好評。|OT-2127|2021年6月17日

了解更多»

美國聯邦參議員丹尼爾.蘇利文致詞

謝謝各位。再次回到台灣的感覺真好。一開始我想聲明一件大多數人都知道但仍亟需重申的事:美國促進印太地區的安全、繁榮與民主有著長久的歷史。我們是亞太國家。我們位處此重要區域已有數世紀之久;而未來、幾世紀之後,我們也還會在這裡。|OT-2125|2021年6月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 (GCTF)「公共衛生 – 疫苗接種策略」國際研習營致詞

在這困難的時期,針對新冠病毒疫苗的討論是個敏感的議題。但是,就算這是個艱難的議題,也不代表衛生專家不能互相建立聯繫,共同研擬方案持續前進。|OT-2121|2021年5月19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供應鏈重組的領航地圖」新書發表記者會致詞

我要恭喜外貿協會,在大家努力之下,出版了第一本討論供應鏈韌性的白皮書。這份全面的分析報告能讓大家更加了解,當全球都在重新思考過去的供應鏈網路時,台灣產業所面對的機會、挑戰,以及各種複雜的供應鏈趨勢。|OT-2119|2021年5月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台灣資安大會」致詞

根據我的親身經驗,我知道今天各位的參與,不會只有象徵意義而已。AIT與在座許多貴賓都曾經共同合作,一起舉辦重要的資安活動和計畫,尤其是在過去的一年半以來:包括我們在去年安排了訪問團,出席在舊金山舉行的「RSA資安大會」;另外還一同舉辦了關於關鍵基礎建設的線上研討會、關於資安戰略的「資安高峰論壇」,以及關於先進製造的「資安防禦新思維論壇」等等。|OT-2118|2021年5月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於美國中心創新論壇開幕式致詞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的51週年,全世界預計有十億人會一起行動起來,紀念這個日子。今天的「創新論壇」有好幾場活動,我們將藉此凸顯美國對環境保護的承諾,以及我們尋找創新解決方案、來對抗氣候變遷的決心。這也符合拜登總統的優先施政目標,也就是要將因應氣候變遷列為美國對外政策、外交及國安政策的核心。|OT-2117|2021年4月22日

了解更多»

美國前參議員克里斯‧陶德致詞

謹代表本團,感謝總統女士的誠摯歡迎和接待。我很榮幸這次能與兩位資深的外交政策專家一同訪台,他們兩位在美台關係上都具備豐富的知識及經驗。一位是阿米塔吉大使,他曾於小布希總統任內擔任副國務卿,另一位則是史坦伯格教授,他是在歐巴馬總統任內擔任副國務卿。|OT-2114|2021年4月1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致詞稿

從實質上來說,本次訪問及使得訪團得以成行的新政策,可說是在對抗疫情方面的一項具體進展,也讓眾人在面對疫情上有了樂觀的理由。這顯示台灣與帛琉努力且有效的防疫措施,已讓兩地疫情趨於穩定與安全,並得以展開流程,重新開放邊界,迎接已引頸期盼多時的旅客。|OT-2109|2021年3月3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後盾計畫韌性工作坊」 致詞

我非常榮幸今天能夠代表美國在台協會到場, 和「壯闊台灣」一起合作,支持《後盾計畫》工作坊。今天,大家會學到在危機時刻、能夠派上用場的許多醫療和其他技能;它們在社區當中——在保衛各位的家園方面——將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OT-2108|2021年3月3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台美教育倡議系列活動—雙語教育研討會」致詞

AIT和TECRO在去年簽署了一份關於國際教育合作的重要備忘錄。這項倡議能讓台灣和美國有機會,在許多不同的面向上,深化我們的國際教育合作與協作。其中一項關鍵的作法,就是要讓更多美國人來台灣學中文,同時也讓美國有更多的中文老師來自台灣。因此,這項教育倡議不但支持了美國限制中國在美影響力的國安政策,也支持了蔡總統在2030年、將台灣雙語化的目標。|OT-2107|2021年3月29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美台海巡合作瞭解備忘錄宣布茶會致詞

在昨天,AIT 與 TECRO在華府簽署了一份備忘錄,要進一步加強美國海岸防衛隊和台灣海巡署的合作。這份備忘錄讓美國與台灣海巡署現有的長期密切合作關係,進一步正式化;同時,很重要的是,這也是拜登政府與台灣簽署的第一份備忘錄。|OT-2106|2021年3月2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力積電苗栗銅鑼晶圓廠破土典禮致詞

很高興今天能夠到場,參加力積電銅鑼晶圓廠的破土典禮。今天是很好的機會,讓我們一方面恭喜力積電,同時也凸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扮演的領導角色,並且重申美國政府對供應鏈安全議題的重視。|OT-2105|2021年3月2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強化各國及社區防災韌性國際研習營致詞

日本311東北大地震及海嘯於2011年發生以來即將屆滿10週年,我們能夠在今天齊聚一堂參與強化各國及社區防災韌性的國際研習營,可以說是再適合也不過了。我們還有許多可以互相學習借鏡的地方。|OT-2104|2021年3月1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女性創業學院」計畫啟動儀式致詞

首先,我要祝大家「國際婦女節快樂」!我非常榮幸今天能共襄盛舉,一起宣布「女性創業學院」(AWE)這項重要又意義非凡的培訓計畫正式啟動。我們都知道,當女性能夠成功,社區就會繁榮,國家能蓬勃發展,全世界也會變得更加安全穩定。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增強女性權能將有機會為全球經濟增加將近12兆美元的價值。這樣的巨大潛力,是其他的任何活動——不論是貿易協定、或是新科技的發展——都遠遠比不上的。|OT-2103|

了解更多»

第46屆美國總統約瑟夫·拜登就職演說

白宮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Washington, D.C.) 2021年1月20日 總統約瑟夫·拜登就職演說 美國國會大廈(United States Capitol) 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上午11:52   首席大法官羅伯茲(Roberts)、副總統賀錦麗(Harris)、議長裴洛西(Pelosi)、(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Schumer)、(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諾(McConnell)、副總統彭斯(Pence)、尊敬的來賓、美國同胞們: 這是美國值得慶賀的日子。這是民主的日子,具有歷史意義和滿懷希望的日子,重整旗鼓和竭精勵志的日子。經過長期的考驗,美國已煥然一新。美國踔厲奮發,迎接挑戰。今天,我們慶祝勝利,不是為了某一位候選人,而是為了一項事業,民主事業的勝利。人民,人民表達的意願聲聲入耳,人民堅守的意志深銘肺腑。 我們再次認識到民主的寶貴。民主不免脆弱。朋友們,此時此刻民主已獲全勝。(掌聲) 在這片神聖的土地上,僅在幾天前還發生了妄圖動搖國會大廈(Capitol)根基的暴力。現在,我們作為上帝庇護下的國度齊心合力,密不可分,遵循兩個多世紀以來的傳統進行權力和平轉移。我們以我們美國獨特的方式展望前景,堅持不懈,勇往直前,以樂觀的態度,矚望我們的國家實現我們認為能夠完成和必須堅持的目標。 感謝兩黨前任諸位今天蒞臨會場,對他們表示我衷心的感謝。(掌聲)我知道——(掌聲)我知道我國憲法歷久彌堅,我國的實力堅不可摧。昨晚卡特(Carter)總統與我通話時也談到這一點。今天他不克出席,但我們向他畢生的服務表示敬意。 我剛剛宣讀了他們每一位愛國者都曾宣讀的神聖誓詞。這份誓詞由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第一次宣讀。但美國的歷程不能僅依靠我們中間的某一個人,也不能僅依靠我們中間的某些人,而需要依靠我們所有的人,依靠我們大家作為人民的一份子,努力實現更完美的聯邦。這是一個偉大的國度,我們有優秀的人民。幾個世紀以來,風瀟雨晦,千難萬險,不論和平與戰爭,我們已走到今天,但我們仍任重道遠。 我們將以疾風迅雷之勢和緊迫的心情勇往直前,因為我們在這個充滿危險和重大機遇的嚴冬需要完成大量的工作。有眾多的問題需要修補,有眾多的狀態需要恢復,有眾多的傷口需要癒合,有眾多的工程需要建設,還有眾多的收獲需要實現。與我們現在面臨的情況相比,我國歷史上很少有人經歷了如此眾多的挑戰,也很少有人經歷了如此嚴峻的艱難處境。 百年罕見的病毒悄悄地侵襲了全國。一年內美國的死亡人數達到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期間美方人員的死亡總數。數百萬個工作崗位消失,成千上萬的工商企業關閉。近400年來爭取種族正義的呼聲激勵了我們,實現正義的夢想不能再有任何延誤。(掌聲) 對生存的渴望來自星球本身,這個呼聲無比緊迫,無比清晰。現在,政治極端主義、白人至上主義、國內恐怖主義甚囂塵上,我們必須加以抗擊,我們必將戰無不勝。(掌聲) 為了抗擊這些挑戰,為了恢復心靈,為了保障美國的未來,需要加倍努力,不能僅付諸於言辭,而需要實現民主政體最難以把握的問題,那就是團結一心,團結一心。在那一年的1月,1863年的新年,亞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簽署解放宣言。讓我引述他在下筆時所說的話:「如果我能夠留名史冊,必是因為這個動作,我為之付出了全部心血。」 「我為之付出了全部心血。」今天,在今年1月份,我付出的全部心血是:讓美國團結起來,團結我們的人民,團結我們的國家。我籲請每一位美國人與我一起加入這個事業。(掌聲) 團結一致打擊我們面臨的敵人,憤懣、怨艾和仇恨、極端主義、無法無天、暴力、疾病、缺乏工作和喪失希望。我們團結一致就可以完成偉大的使命,重要的使命。 我們能夠糾正錯誤,我們能夠讓人們獲得好工作,我們能夠讓子女在安全的學校受教育,我們能夠戰勝這個致命的病毒。我們能夠獎勵——獎勵工作和重建中產階級,能夠提供全民健保。我們能夠實現種族正義,我們能夠使美國再次成為全世界首要的良善力量。 我知道,談到團結,某些人會感到如今這個話題似乎有些愚不可及。我知道,使我們分裂的力量根深蒂固,是很現實的存在。但是,我還知道,這並非新的現象。我們的歷史經常面臨兩方面相持不下的爭鬥,一方面是我們關於人人生而平等的美國理念,另一方面是種族主義、本土主義、恐懼、妖魔化等使我們長期撕裂的冷酷醜陋的現實。 這場戰役曠日持久,勝利從來無法獲得擔保。經歷了南北戰爭、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世界大戰(World War)、9/11,通過鬥爭、犧牲和挫折,我們善良的天使永遠百戰百勝。在以往每一個時刻,我們都有足夠的力量——我們有足夠的力量——戮力同心,推動我們大家勇往直前。現在我們可以這樣做了。 歷史、信仰和理性指路,團結之路。我們能夠將彼此不視為敵人,而是鄰居。我們能夠以尊嚴和尊重彼此相待。我們能夠把力量聯合在一起,停止叫喊,降低溫度。因為沒有團結,不會有和平,只會有怨恨和怒火。不會有進步,只會有令人精疲力竭的憤怒。不會有國家,只會有混亂國態。 這是我們面對危機與挑戰的歷史時刻,團結是前行之路。我們必須以美利堅合眾國的姿態面對這一時刻。如果我們這樣做,我向你們擔保,我們不會失敗。在美國,當我們共同行動時,絕對從來不曾失敗過。 因此今天,此時此刻,在此地,讓我們重新出發,我們所有人。讓我們重新開始相互傾聽,相互聽到彼此,相互看到彼此,相互尊重彼此。政治不必是熊熊烈火,將所及之處化為灰燼。每一個分歧無需成為全面開戰的理由。我們必須拒絕那種玩弄事實本身,甚至編造事實的文化。(掌聲) 我的美國同胞們,我們必須與此不同。美國必須勝過那種狀態,我相信美國比那種狀態優勝得多。只要環視四周。我們站在這里,在國會穹頂的影子下,正如先前提到的,它在內戰中落成,正值聯邦本身名副其實地處於危機關頭。然而,我們經受住了,我們勝利了。 我們站在這里,眺望著金恩博士(Dr. King)講述他的夢想的大草坪。我們站在這裡,它是108年前另一次就職儀式時,成千上萬抗議者試圖阻擋為爭取投票權而勇敢遊行的婦女的地方。今天,我們美國歷史上首位女性民選國家領袖——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這裡宣誓就職。 不要告訴我情況不可改變!(掌聲) 我們站在這裡,面向波多馬克河(Potomac)彼岸的阿靈頓公墓(Arlington Cemetery),那裡永久安息著為國家奉獻了全部最後力量的英雄們。我們站在這裡,僅僅幾天前,騷亂暴徒以為他們可以用武力窒息人民的意願,停止我們民主的運作,把我們從這個神聖之地趕走。它沒有得逞,它永遠不會得逞。今天不會,明天不會,永遠不會,永遠不會。(歡呼聲和掌聲) 對所有支持我們競選的人,我對你們給予我們的信任深感榮幸。對所有沒有支持我們的人,讓我這樣說,請在我們前進中聽我的話語,請對我和我的心做一估量。 如果你仍然有不同意見,沒關係。這就是民主,這就是美國,有和平表達異議的權利。在我們共和國的保護欄中,這也許是這個國家最強有力之處。但是,請聽清楚我的話,不同意見絕不能導致分裂。我向你們保證,我將是全體美國人的總統,全體美國人。(掌聲)我向你們保證,我將為沒有支持我的人同像為支持我的人一樣努力搏鬥。(掌聲) 許多世紀以前,我教會中的一位聖賢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寫道,一群人是由他們所共同熱愛的目標界定的群體,由他們所共同熱愛的目標界定。什麽是我們美國人共同熱愛的目標,能夠界定我們是美國人? 我想我們知道。機會,安全,自由,尊嚴,尊重,信譽,還有的確,真實。(掌聲)最近幾周和幾個月讓我們得到了痛苦的教訓。有真實,有謊言,為權和為利而散布的謊言。 我們每個人作為公民,作為美國人,都有職責和責任維護真實和擊敗謊言,特別是作為領袖,作為已經宣誓忠誠憲法和保護國家的領袖。(掌聲) 請注意——(掌聲)——我理解,我的許多美國同胞對未來懷著恐懼與不安。我理解,他們擔心他們的工作。我理解,就像我父親一樣,他們夜晚躺在床上仰望天花板在想,我能不能保住我的醫療保險,我能不能付得起貸款;在想著他們的家庭,下一步會怎樣。我向你們保證,我明白這點。 但是,答案不是轉向閉關自守,退縮到各種派別中,不信任外貌不一樣——與你的外貌或祈禱方式不一樣的人或者與你不是從同樣來源獲得新聞的人。我們必須結束這種不文明的交戰,把紅與藍對立,鄉村與——鄉村與城市對立,保守與自由對立。如果我們敞開心胸而不是硬化心腸,我們能夠做到。 如果我們能展現一些寬容和謙卑,如果我們願意站到他人的位置上——就像我母親說的那樣——只是片刻時間,站到他們的位置上。因為生活就是這樣:無法說命運將給你帶來什麽。 有些時候你需要一只援手。另一些時候我們被召喚伸出援手。生活就是這個樣子。這就是我們如何相互關照。 如果我們是這樣,我們的國家將會更強大、更繁榮、更能準備好迎接未來。而且我們仍能持不同意見。我的美國同胞們,在我們面前的工作中,我們將彼此需要。我們需要我們的全部力量來保持——來堅持度過這個黑暗的冬季。我們正在進入可能是最艱苦、最致命的這一病毒的疫情期。 我們必須擱置政治因素,最終能作為一個國家,一個國家,來面對這場疫情。而且我向你們做出這個承諾。正如《聖經》所言:「一宿雖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歡呼。」我們將共同度過這個時期。共同度過。諸位,我曾在眾議院和參議院共事過的在座的各位同仁,我們都知道,全世界正在注視著,今天正在注視著我們所有人。而這就是我要對那些我們的邊境以外的人所說的話。 美國克服了考驗,而且我們因此變得更加強大。我們將修補我們與盟國的關係,並再次與世界往來。不是為了面對昨日的挑戰,而是今日和明日的挑戰。我們不只將憑藉力量的典範,更要以典範的力量來領導。我們將會是和平、進步與安定堅強而且可信賴的夥伴。(掌聲) 我們將以我們的榜樣為力量來引領,而不僅僅是以我們的力量為榜樣。(掌聲)我們將成為和平、進步和安全的一個強有力的、可信賴的夥伴。 …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台美教育倡議系列活動—華語教學論壇」致詞

大家知道,AIT和TECRO在12月2日,簽署了一份重要的國際教育合作備忘錄,讓台灣和美國能夠深化雙方的國際教育合作。這份備忘錄的目的,是要提供更多機會,讓更多美國人能來台灣教學和求學,也讓更多台灣人能到美國進修和教學。|OT-2102|2021年1月1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於「美台科學及技術合作協定」簽署發布會致詞

美國和台灣向來有著悠久的合作歷史,和出色的合作成果,在科技領域更是如此。透過雙方共享的創新傳統和創業精神,我們將能確保美國與台灣繼續在科技領域往來交流,並都從中大大獲益。|OT-2054|December 18, 2020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第三期婦女生計債券」啟動儀式致詞

非常榮幸今天能和各位、以及我在美國國際開發融資公司和美國國際開發署的同事們,一起共襄盛舉,支持「第三期婦女生計債券」的推出。的確,這項計畫證明了,美國與台灣都相當堅定支持我們的共享價值,要致力促進女性的發展與繁榮。|OT-2053| December 14, 2020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首屆「美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致詞

就在幾個小時前,美台共同舉辦的第一屆「美台經濟繁榮夥伴對話」剛剛落幕。這場會議是在AIT與TECRO的指導下召開。「美台經濟對話」的舉行,象徵美台經濟關係不但堅實強韌,同時也在持續深化和茁壯。|OT-2051|November 21, 2020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GCTF運用循環經濟模式處理海洋廢棄物」線上國際研討會致詞講稿

美國正在努力尋找解決方案,因應這些複雜的廢棄物回收管理議題,包括海洋垃圾。舉例來說,美國國會在2018年10月將「拯救我們的海洋(S.O.S.)草案」簽署入法,指示美國政府應與排出最多海洋垃圾的國家加強溝通,以尋求方法解決此類國家廢棄物回收管理的問題。|OT-2048|November 3, 2020

了解更多»

美國助理國務卿羅伯特‧戴斯卓第二屆「美台印太民主治理諮商」總結會議致詞

今天落幕的「美台印太民主治理諮商」會議代表了美國及台灣共同努力,進一步落實台灣在保護及促進整個印太地區人權和基本自由方面可做出的貢獻。藉由攜手合作,我們能夠在印太地區,更有效地敦促政府回應民情、賦權公民、並鞏固區域組織。|OT-2047|October 28, 2020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第二屆「美台印太民主治理諮商」總結會議致詞

但只是舉行這些諮商會議是不夠的,除非我們能提出接下來的具體步驟,進一步促進美台公民社會之間永續且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這也就是今天活動的主題。我期待聽聽各位的想法,了解政府能夠在哪些方面更加努力,協助公民社會增強權能。|OT-2046|October 28, 2020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GCTF新冠肺炎相關犯罪防制國際研習營致詞

對一部分人來說,這次疫情也展現了人類最堅韌及慷慨的一面。舉例來說,台灣不但透過「台灣模式」熟練地成功應對疫情,也選擇慷慨與全球分享其專業知識,同時更大幅擴大個人防護裝備產能,進而在許多國家最需要幫忙的時刻伸出援手,其中也包括馳援美國。|OT-2044|October 28, 2020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台灣循環經濟高峰會」致詞

很高興今天能在這裡和大家談談三個議題:美台在環境領域的深度合作;廢棄物回收管理日益嚴峻的挑戰;還有台灣如何發揮良善的力量,尋找解決方案因應廢棄物回收管理的挑戰,尤其是在疫情肆虐的這段期間。|OT-2043|October 16, 2020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GCTF營業秘密保護及數位侵權防制視訊研討會致詞

AIT長久以來與台灣積極合作推動智慧財產權保護,因此這很適合作為GCTF研討會的一個主題。台灣在智財保護領域有著顯著的進展,我們相信今天台灣、日本和美國都各有許多豐富的知識與經驗能夠分享。|OT-2042|October 15, 2020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SEMICON人才培育高峰論壇」致詞講稿

「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TCA)在2019年7月成立。從那時起,TCA就一直是AIT、台灣政府、還有私部門夥伴之間的重要平台,協助我們推動台灣、美國和理念相近夥伴之間的人才流通,力求打造龐大的人才庫,培養有能力、與國際接軌、並且精通數位科技的專業人才。|OT-2040|2020年9月2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重組供應鏈:促進理念相近夥伴間之韌性論壇」致詞講稿

在我們為後疫情時代進行規畫,並評估全球供應鏈必須做出哪些改變時,有一件事是無庸置疑的:台灣已經一再展現,在邁向更加永續的全球經濟的路途上,台灣是可靠的夥伴,也是關鍵的要角。|OT-2036| |2020年9月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美台安全合作月紀念勳章揭幕儀式」致詞講稿

今天我們面對的是危險的新科技、致命的大流行病,以及後果難料的氣候變遷。但我們根植於傳統的夥伴關係,會持續體現美台將士官兵在雙方社會及軍隊之間,所培育打造的相互支持、彼此尊重和共同利益。|OT-2035| |2020年9月2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於美國在台協會及駐美國臺北經濟文化代表處 5G安全共同宣言發布會致詞

美國支持全球數位經濟的蓬勃發展,希望所有人都能從第五代無線通訊網路(5G)不可限量的未來中受益。5G能帶來巨大變革,並將觸及我們生活的每個層面,包括關鍵基礎設施。|OT-2032|2020年8月2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台美國會議員聯誼會」成立大會致詞講稿

去年,我們慶祝了對AIT來說意義非凡的40週年;因為正是在40年前,美國國會將對台灣的承諾明文入法,制定了《台灣關係法》,並成立美國在台協會。當時,《台灣關係法》在參眾兩院都享有兩黨大力支持,法案一提出,就立刻以壓倒性票數快速通過。41年後的今天,台灣在美國國會中仍然享有堅定的支持,而美台關係更是隨著時間日益緊密。|OT-2024|2020年7月20日

了解更多»

美國 2020 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 – 台灣部分 

OT-2023 2020 年 6 月 26 日 美國 2020 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 – 台灣部分  台灣部分 (第一列)  台灣當局完全符合消除人口販運問題的最低標準。在本報告期間,當局持續認真以待、努力不懈,因此台灣仍保持在第一列。台灣當局的努力作為包括:改善跨部會之間,針對打擊人口販運的合作;為提升調查效率,而設立新政策;持續監督弱勢勞工招聘管道;加強查訪、調查漁船上潛在的勞力剝削案例。雖然台灣當局符合最低標準,仍有許多挑戰待解決。不同官方利害關係人,採取的被害人身分鑑別程序迥異且經常成效不彰,使得部分被害人更難以取得司法資源及保護照顧。調查人力及協議不足,讓遠洋船隊 (DWF) 台灣籍漁船以及台灣船東擁有的權宜船勞力剝削問題持續受挫。因缺乏特定法條保障其勞動權,上千名外籍家庭看護仍身處受剝削的風險。 優先要務的建議: 積極依據人口販運防制法對人口販運嫌犯加以起訴與定罪。 對人口販運罪犯處以足夠嚴厲的刑罰,包括處以適當刑期。 積極調查涉嫌在遠洋船隊中勞力剝削的台灣權宜船或台灣籍漁船,包括停泊在特殊外國停靠區的船隻,若情節屬實,應對高級船員及船主予以起訴。 制定並執行相關政策,以加速執行海上勞力剝削案件調查,並減少可疑航班。 在靠港船隻及海上漁船進行檢驗期間,執行全面且以被害人為中心的訪談,以便加強鑑別外籍船員的勞力剝削指標。 提供海事檢查機構充分培訓,使其具備能力鑑別被害人身分、進行適當轉介,並瞭解執法通報程序。 正式將公民社會意見納入仲介評鑑程序。 修訂相關政策並補足法律漏洞,根除仲介收取招聘費、服務費、押金的情形,並與勞工輸出國協調直接聘僱事宜, 加強監督外籍移工招聘單位及程序,以鑑別被害指標,包括非法收取費用、合約差異。 積極鑑別脆弱族群,調查是否有人口販運情形,包括受私立大學招募的外籍學生;涉及海外犯罪活動遣送返台者;以及因逃離工作環境的虐待及/或自願接受移民當局處分參與自願離境計畫,因而導致在台灣境內失去簽證的外籍勞工,針對上述情況應適時將被害人轉介至庇護機構。 要求遠洋船隊採用標準國際船舶無線電呼號,並規定所有台灣權宜船及台灣籍漁船均須在單一標準化資料庫系統中,註冊漁船名稱、許可證、授權作業區域以及外籍移工船員名單,藉此分配更多資源並簡化海事檢查流程。 清楚界定監管台灣權宜船及台灣籍漁船部會之間的角色和權責,並提升各部會的協調合作。 推動立法,將家庭看護和家事勞工納入基本勞工權益的保障範圍。 推動立法,全面禁止雇主扣留外籍移工的身分證件及旅行證件。 將重要相關單位納入人口販運被害人鑑別機構。 對警方、檢察官、法官提供並執行防制人口販運之訓練與資源。 對台灣權宜船或台灣籍漁船上的移工船員,加強宣傳外籍勞工人口販運求助熱線電話。 起訴 當局維持了執法層面的作為。《人口販運防制法》禁止各種形式的販運行為,最高可處七年有期徒刑,併科新台幣 500萬元 (約 166,990 美元) 以下罰金;刑罰嚴厲,且針對性販運的刑罰更是與強暴等重大刑事犯罪相當。觀察員指出,《人口販運防制法》部分條文存在歧義,使執法變得複雜,尤其是案件被害人獲賠償金的情形下。《人口販運防制法》其他條文保護勞工不需向仲介或管理者償還「不當債務」,但觀察員憂慮條文過於空洞,難以有效預防債務脅迫。《人口販運防制法》修正案於2018年頒布,對於「經由招募、引誘、庇護、安排、協助、剝削或以其他方式,迫使兒童在酒吧或俱樂部從事坐檯陪酒或涉及色情之伴遊、伴唱、伴舞等侍應工作」之個人,應處最高一年刑期,得併科新台幣 30 萬元 (約 10,020 美元) 以下罰金。根據該修正案,「以暴力、脅迫、藥劑、詐術、催眠術或其他違反本人意願之方法,使兒童或少年」從事前述行為,最高處五年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 150 萬 (約 50,100 美元) 以下罰金。為解決前述漏洞,跨部會工作小組致力尋求公民社會意見,持續推動《人口販運防制法》修正草案,本報告完成之際,該草案仍在審議階段。 當局持續依其他法規起訴大部分人口販運的案件,如《刑法》和《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然而,儘管部分法規具備充分適當的刑罰,該條例對於兒童性販運的刑罰卻不夠嚴厲,並未與強暴等重大刑事犯罪相當。當局在 …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 「新型冠狀病毒:防範第二波疫情」線上工作坊致詞講稿

今天的活動也是GCTF第七場聚焦公衛議題的工作坊,這也展現台灣在公衛領域的出色專才及能力已獲得高度肯定。|OT-2022|2020年6月2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TCA白皮書發表儀式致詞講稿

「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TCA)是去年四月由美國在台協會及台灣多個機關共同成立的,這是一項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旨在透過促進台灣與美國(和其他理念相近夥伴)之間人才的流通,培養一群有能力、與國際接軌並精通數位科技的專業人才。|OT-2020|2020年6月12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台美合作防疫聯盟 – 智慧親善病房創新設計記者會致詞

我經常用「真朋友,真進展」來形容美台關係,今天我很榮幸在這裡慶祝另一個美台合作的里程碑,就是美國天普大學和輔仁大學將合作打造模組化智慧防疫病房(”MAC” wards),來為美國新冠肺炎的患者提供協助。|OT-2017|2020年5月1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對抗新冠肺炎(COVID-19)誤導訊息之「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線上論壇閉幕致詞

對抗不實訊息和遏止具高度傳染性病毒的傳播,二者之間其實沒有那麼不同。這兩項工作都需要我們清楚了解敵人是如何運作、他們複製傳播的機制,以及病毒和不實訊息來自何方…|OT-2016|2020年4月3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網路研討會致詞

正是這樣的時刻為美台關係賦與了新一層意義,我們把它稱為:「真朋友、真進展」。這也是為什麼蓬佩奧國務卿最近在推特中提到:在艱難的時刻,真正的朋友會站在一起。|OT-2014|2020年4月2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外交部額溫槍捐贈典禮致詞

在我們看來,這次的「台灣模式」為世界提供了五項寶貴的經驗,它們可以用五個「T」來概括,即:透明度(Transparency)、交通管制(Transportation Controls)、追蹤(Tracking)、檢測(Testing)和科技(Technology)。今天,我想我們可以再加上第六個「T」,那就是:體溫計(Thermometers)!|OT-2013|2020年4月2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台美防疫松」記者會致詞

幾乎所有大家看到的指標都顯示,台灣這次的防疫工作相當成功,比世界上其他地方都出色。儘管地理位置鄰近中國,兩岸之間又有固定的旅行與商務往來,台灣目前卻已成功遏止了2019新冠病毒(COVID-19)的傳播。|OT-2012|2020年4月2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1979年後美台關係特展」開幕致詞

在討論美台夥伴關係時,我們常用「真朋友,真進展」這幾個簡單的字來形容這段關係。這是什麼意思?這代表美國是台灣堅定的夥伴及真實的朋友。也代表美國言行相符,與美國交往時,你會發現我們表裡如一。同時這也代表美國與台灣是真誠地投入雙方關係,希望看到彼此更臻成功。|OT-2009| |2020年3月11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國務院全球參與中心首席副協調官Daniel Kimmage 「美台科技挑戰賽」次日活動致詞

我們知道科技是一把雙面刃,可以被善用也可以被濫用;能促進資訊流通,也能促進不實資訊的傳播。但我們相信,我們可以共同努力,讓好處大於壞處,負責任的使用超越濫用的比例,而資訊也能戰勝不實資訊。|OT-2005| |2020年2月2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台東巡迴展開幕式致詞

在今天即將開幕的展覽當中,美國在台協會準備了許多文件、文物、訪談資料、數百張照片,甚至還有擴增和虛擬實境的影像,來告訴大家,過去40年來,AIT在推動美台關係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OT-1994|2019年12月17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花蓮巡迴展開幕式致詞

台灣的轉型,以及美台關係過去40年來的長足進展,實在意義非凡。在慶祝美台關係40週年的同時,我們也要展望未來,聚焦如何在下一個40年及更久的將來,持續強化並擴展美台關係。|OT-1990|2019年11月21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GCTF印太區域良善能源治理研討會」致詞講稿

這次的工作坊是奠基在美台之間長久以來在能源議題上的各種合作。美國能源部與台灣的對口單位進行過多次技術交流,美國公司也提供了多種解決方案,滿足台灣的能源需求。|OT-1989|2019年11月2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代理處長谷立言 「2019 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開幕致詞

在邁步向前、共同打造數位時代的此刻,我們期待與在座的每一位及Meet Taipei嘉年華的主辦單位繼續保持密切合作。台灣的未來將仰賴它能否往價值鏈上游移動,成為全方位的創新型經濟。|OT-1987|2019年11月1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組長安恬 首屆「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年度徵才博覽會開幕致詞

今年稍早,AIT 與台灣各大主管機關合作推動了 TCA,這個公私合營計畫,規劃了兩個簡單明瞭的目標:在台灣與其他有志一同的夥伴之間,促進彼此的人才流通,並且協助厚植台灣人士的技能與實力。|OT-1971-2| |2019年9月28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台北市立交響樂團2019赴美演出行前記者會致詞講稿

2019 是很特別的一年,今年適逢北市交成立五十週年、美台關係法以及AIT成立四十週年,也是台北市與美國亞特蘭大締結姊妹市四十週年,因此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造訪華盛頓DC以及亞特蘭大演出音樂會,特別具有美台歷史與文化外交里程碑的象徵意義。|OT-1985|2019年11月7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世界飛安高峰會」正式晚宴致詞講稿

首先,我要先恭喜美國飛行安全基金會(Flight Safety Foundation)舉辦該基金會的第72屆年度「世界飛安高峰會」(International Air Safety Summit,IASS)。在持續改善全球飛航安全方面,飛安基金會向來有著不凡的紀錄與成就,因此我深感榮幸能夠參與這次的年度高峰會。|OT-1982|2019年11月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人才循環大聯盟高峰會」開幕致詞

「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TCA)是一項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旨在透過推動台灣與理念相近夥伴之間的人才流通,打造陣容龐大的專業人才庫,培養有能力、與國際接軌並精通數位科技的專業人才。|OT-1981|2019年11月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美國海岸防衛隊「自動互助船舶救援系統」(Amver)頒獎典禮

今天,我們要在這裡表揚33艘、來自10家台灣航運公司的船員,他們參與了美國海岸防衛隊「自動互助船舶救援系統」(又叫Amver系統)的計畫。這項系統展現了美台在海事安全領域,一直有著密切的合作,也凸顯了台灣對國際社會的重要貢獻。|OT-1977|2019年10月23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好好駭:人工智慧與資安講座」致詞講稿

網路防禦以及為良善而「駭」,已不再是選項,它們是未來自由社會的必要基礎。我期盼在座各位投入獻身這項使命。如果說我們所知的世界之存續,端視你們每一個人是否這麼去做,這麼說可說是一點也不為過。|OT-1968|2019年9月17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新北市開幕致詞

在這次展覽中,美國在台協會準備了許多文件、文物、訪談資料、數百張照片,甚至還有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影像,來告訴大家,過去40年來,AIT在推動美台關係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項展覽呈現了自從1979年以來,美台雙邊深刻且廣泛的各種互動與往來。|OT-1963|2019年9月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四個增進之三:增進美台安全合作」致詞

我想特別強調,美台安全合作關係——及我們的整體關係——乃是奠基於人權、自由及民主等美台共享的根本價值。|OT-1959|2019年8月1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於智崴 iRide 飛行劇院「飛越美國」啟航記者會致詞講稿

美國在台協會非常高興,智崴在2018和2019年,都參與了於華府舉行的「SelectUSA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今年台灣訪團由111人組成,已連續第二年成為高峰會上70多個經濟體中最大的代表團。台灣公司如此踴躍的出席,也凸顯了美台之間緊密的經濟連結。| OT-1951 | 2019年7月2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APEC O2O虛實整合高峰會」致詞講稿

我非常榮幸今天可以到場為APEC「O2O虛實整合高峰會」揭開序幕。作為APEC經濟委員會的前任主席,我一向大力支持這一重要論壇,尤其因為這個論壇為台灣提供了一個能與印太區域夥伴平等互動的平台。今天的活動將聚焦美台合作的兩項重點優先領域:發展數位經濟和促進創業。| OT-1949 | 2019年6月2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 新竹巡迴展開幕式致詞

台灣的轉型,以及美台關係過去40年來的長足進展,實在意義非凡。在慶祝美台關係40週年的同時,我們也將展望未來,聚焦如何在下一個40年及更久的將來,持續強化並擴展我們的關係。| OT-1943 | 2019年6月2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亞太區校友會」開幕典禮致詞 2019年6月10日

美國在台協會非常高興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校友會選擇台北,作為今年亞太分會研習營的舉辦場地。台灣不只是美國在執法方面合作最密切的一大夥伴,也完全支持美國「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區域」願景當中所闡述的價值觀及目標。| OT-1937 | 2019年6月10日

了解更多»

美國聯邦調查局助理副局長保羅阿貝 2019第22屆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校友會 亞太區複訓研習營開幕典禮致詞講稿 2019年6月10日星期一

歡迎來到「2019第22屆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校友會亞太區複訓研習營」,感謝各位從亞太各地遠道而來參加今天的研習營,我也要特別歡迎國家學院校友們一同共襄盛舉。| OT-1936 | 2019年6月1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更名揭牌典禮致詞

我非常高興能夠代表美國在台協會及美國人民,參加「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又叫作TCUSA)的更名揭牌活動。這次的更名能夠更加確切地反映TCUSA每天的工作內涵,也是一個絕佳機會,讓我們凸顯美台雙方將共同打造的精采未來。| OT-1935 | 2019年6月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應用材料公司顯示器製造中心和研發實驗室開幕致詞

應用材料公司從1989年起就在台經營,擁有2,300名員工,是台灣最大的外資之一。應用材料公司的在台投資,也再次顯示美國的科技大廠持續將台灣視為其全球科技供應鏈中關鍵的一環。| OT-1934 | 2019年6月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台灣全球參與公共論壇」 開幕致詞 2019年6月4日

非常榮幸今天能夠來到這裡,為這場可能是全球首創的活動揭開序幕——這是首次有外國駐館與本地社群透過人工智慧展開數位對話,並就對話結果舉行公共論壇,進行後續討論,研究如何應對外交政策方面迫切的挑戰,也就是如何增進台灣的全球參與。| OT-1933 | 2019年6月4日

了解更多»

「跨國父母擅帶兒童離家共同委員會」記者會美國兒童議題特別顧問 Suzanne Lawrence 致詞

跨國父母擅帶兒童離家是全世界都存在的現象。了解到這點,AIT 及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決定加碼投資雙方友誼,建立安全體系,保護雙方社會不受跨國父母擅帶兒童離家事件威脅。| OT-1932 | 2019年5月31日

了解更多»

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保羅·萊恩 「2019印太安全對話」致詞講稿

OT-1921 2019年4月16日   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保羅·萊恩 「2019印太安全對話」致詞講稿   謝謝外交部吳部長的介紹,我深感榮幸能夠與各位一同參與今天的「印太安全對話」,並慶祝《台灣關係法》40週年。   謝謝蔡總統及台灣的其他高層代表今天到場共襄盛舉。也謝謝我在美國國會裡共和及民主兩黨的多位同仁不遠千里來到台灣,幫助我代表國會及川普政府中許許多多的其他人;他們不僅深深關心極為重要的美台關係,也十分關注此一使美台關係成為可能的法案。   我十分榮幸今天能與大家共聚一堂,慶祝《台灣關係法》立法40週年這項立法里程碑。這確實值得我們大肆慶祝,因為《台灣關係法》一向是美台關係的基石;不過即使僅對美國而言,這項法律的意義也具有不同凡響的意義。因為在我看來:《台灣關係法》可以說是體現美國憲政體制運作、使之發揮最完美效能的絕佳範例。   美國開國元勛在起草美國憲法時,就已敏銳地意識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的道理,以及權力若未經制衡即無可避免所產生的問題,這是起草憲法時的神來一筆。在寫給湯瑪斯·傑佛遜的信中,約翰·亞當斯簡潔有力地說:「絕對不能信任未經制衡的權力」,或者如同詹姆斯・麥迪遜在《聯邦黨人文集》中所描述:「有野心家,就必須有有抱負之人來與之相抗衡之」。   當初的基本理念是,透過分權及權力制衡,總統、參議院和眾議院的不同聲音,能藉由公共辯論各項政策選項的利弊,來促成政策的制定。而我們的公民能直接向民選的國會議員表達意見,參與公共辯論,也進一步確保公民的心聲得以在國家政策制定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簡而言之,這樣的憲法設計確實讓多元的觀點得以納入公共政策決策過程中,包括我們的外交政策,而我們所有人都因此受益良多。「父親就是權威」這樣的治理方式並不是美國人的治理方式。   我曾在眾議院任職二十年,並有幸在最後兩屆任期擔任議長、負責統領議員這項幾近不可能的任務。依我的個人經驗,我可以告訴大家,取得兩黨共識並非輕而易舉,而且國會也並不總是把國家利益放在黨派考量之前。這很令人震驚,我知道。   但美台關係卻是兩黨難得取得跨黨派共識的少見議題,而《台灣關係法》的誕生則是國會實踐其使命,如實運作的超凡時刻之一。因此,自那時起,國會兩黨不分黨派對台灣的大力支持,已屹立不搖持續了四十年之久。   但當時事態的發展其實未必會如此順利。我們可以回顧1978年12月15日當天,卡特總統宣布美國將於1979年1月1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這項宣布幾乎所有美國政府的官員,包括整個國會,完全出乎意料。白宮當時秘密進行協商,只有少數行政部門官員知悉。卡特政府曾經抨擊過尼克森和季辛吉在向中國示好時,遮遮掩掩、卑躬屈膝,結果上任不到兩年,他就來個政策大轉彎。   究竟前後三屆政府中的哪一屆在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過程中扮演最關鍵的角色,還需要歷史學家做最後的定奪。但可以說,卡特總統的公告最讓國會心煩不已。當年稍早,參議院曾在1978年的「國際安全協助法」中加註一項由我的好朋友參議員杜爾(Bob Dole)所草擬的條文;這項條文清楚呼籲,政府在做出任何改變美國對台防禦條約的協議前,都必須先向參議院諮詢。卡特總統的動作形同完全無視參議院的要求。   更糟糕的是,卡特政府所準備的《台灣授權法》草案因陋就簡,只求與台灣轉變成為非官方關係;幸而國會最後通過的法案——《台灣關係法》——提供了更為強健有力的方案。舉例來說,國會建構了對台持續軍售的法律保證,表示美國將「使台灣能夠獲得數量足以使其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的防衛物資及技術服務」。   許多國會議員更進一步批評,卡特總統未能從中國取得和平解決台灣未來的明確承諾,也未在立法草案中納入這項關鍵議題。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赫姆斯(Jesse Helms)譴責卡特此舉無異是「出賣台灣」。對於那些試圖將國會反應解釋為黨派對立的人,值得一提的是,跨黨派的國會議員都對卡特總統背地裡的作為感到失望,卡特非但沒有太多事前警告,也沒有與國會協商。更甚者,早在1975年,亞利桑那州參議員高華德(Barry Goldwater)就曾嚴正告誡同為共和黨的福特總統,如果福特試圖改變美國與台灣的關係,他就要以地獄般的硫黃烈火對付福特,以高華德確切的措辭來說就是「跟他拚了」。《台灣關係法》最終交付國會表決時,獲得兩黨絕大多數議員支持,以及參眾兩院無法否決的多數票,只有六位參議員投下反對票。   在當年要取得無法否決的多數票相當困難,但相信我,現在也沒有比較容易。然而,台灣持續獲得跨黨派的廣泛支持,眾議院在2018年1月一致通過《台灣旅行法》,而參議院在一個月後也是一致通過。在現今政黨嚴重對立的年代,法案能獲得一致通過可謂寥寥可數,而這也證明了國會對於台灣的大力支持;在眾多分裂對立中,台灣持續贏得國會團結一致的支持。   一個遠比我更為偉大的保羅——使徒保羅——曾說:「你們各人的重擔要相互擔當」。相較於大多數法案,《台灣關係法》大大且全面地體現了推己及人的同理心,並流露真知灼見的智慧遠見,因其凸顯:對朋友的安全威脅終將無可避免地將成為我們自身的安全威脅。   《台灣關係法》在許多面向上可以體現這點,最顯著的就是將美國支持台灣防禦的政策聲明納入法案。《台灣關係法》基本上將任何對台灣安全的威脅視為對區域和平的威脅,也就是對美國利益構成明顯威脅。《台灣關係法》指出,任何針對台灣的軍事行動、經濟抵制或禁運手段,「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   我們由衷感激《台灣關係法》的起草人,在當年將台灣的安全與美國的安全利益連結在一起。對我個人來說,我深感驕傲的是,《台灣關係法》的其中一位主要執筆人正是來自威斯康辛州的眾議員Clem Zablocki,他是來自密爾瓦基的民主黨人。坦白說,若不是有像Zablocki議員這類領袖的遠見,將台灣安全與美國法律建立起明確的連結,我們就無法確保和平能夠長存至今日。而若是沒有和平,台灣乃至這整個區域都將無法享有繁榮發展所必需的種種條件。   《台灣關係法》中另一項的重要相關條文,則是《台灣關係法》 將「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之決定」及「美國堅持『台灣問題』必須和平解決」二者明確連結在一起。   儘管卡特總統說,他事先已「特別注意確保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之正常化,不會損及台灣人民的福祉」,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未做出此一承諾,而該美中公報也並未將美國對台海和平解決的期望包括在內。所幸國會再度挺身而出,將美國政策的一條明確聲明納入法條,讓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係必須繫於台海的和平之上。   國會當年能夠將國家利益置於黨派考量之上確屬明智;但同樣令人刮目相看的,還有國會領袖竟能超越1979年而預見到數十年後台灣的發展樣貌。在這方面,《台灣關係法》可說是出奇地具有先見之明。《台灣關係法》在雷根總統提出「六項保證」的三年之前,就已反映同樣的精神。而《台灣關係法》通篇對台灣的支持及歷歷可見的責任感,似乎也預見有一天,台灣的價值與利益將與美國更加地相符一致。而那一天也終於來臨,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1992年舉行首次立法委員直選,1996年舉行總統直選,自此之後,每四年舉行一次總統直選。   總而言之,藉由頒布《台灣關係法》,國會恰當地扮演其憲法上的角色;而其成果,則足以反映美國對台全面價值與利益的更佳政策。這項政策同時也被納入美國法律,為《台灣關係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永久性,這是一般缺乏國會正式同意的政策所無法享有的。   美國的戰略就是確保印太區域的自由和開放能夠蓬勃發展,而就此而言,台灣正是推動印太願景最佳的夥伴。台灣是民主的成功故事,可靠的夥伴,以及世界上一股良善的力量。   美國身為太平洋的強權,肩負全球的責任和利益,自然樂見印太地區的和平發展;而台海穩定無疑是達成這項目標的關鍵。   …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台中巡迴展開幕式致詞

在慶祝美台關係40週年的同時,我們也將展望未來,聚焦如何在下一個40年及更久的將來,持續強化並擴展我們的關係。 | OT-1930 | 2019年5月29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交流機會日開幕致詞

為促進更多學術與專業交流,最近美國在台協會與台灣傅爾布萊特計畫一同合作,推出了「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Talent Circulation Alliance)。過去數十年來,台灣一直是美國最親近的經濟和商業夥伴。| OT-1927 | 2019年5月2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酈英傑處長於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MAPECT)致詞講稿

美國國務院發行的年度《投資環境報告》以及美國貿易代表署的《國家貿易評估》報告,經年來即以美國的觀點發表對於台灣投資環境的看法,美國許多重要的政府訪客也曾就投資議題發表深度洞見。| OT-1926 | 2019 年 5 月 23 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抗藥性結核病工作坊」致詞講稿

台灣現在正在與美國、日本及各位的國家一起努力,力求精進我們對於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共同認識。台灣在降低結核病發生率的成功經驗與成績,實在可作為全球衛生當局寶貴的參考依據。| OT-1925 | 2019年4月3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 「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台南巡迴展開幕致詞

在慶祝《台灣關係法》通過40年以來的成就的同時,我們也將同樣聚焦於,如何在接下來的40年及更遠的將來,繼續強化並拓展美台關係… | OT-1924C | 2019年4月19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於「女性經濟賦權國際研習營」開幕致詞

美國和台灣在女性經濟赋權上擁有廣泛的合作。美台在APEC女性赋權的子基金中都各有提供資金,我們也在中小企業議題上制定了一個工作計畫,並將推廣女性創業作為其核心支柱之一。 | OT-1923C | 2019年4月17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台北美國商會謝年飯致詞講稿

我很期待未來在美台已享有成功夥伴關係的許多領域繼續往前推進,並找到新方式來推動雙方的共享價值與利益。我尤其期待,再過幾週搬進美國在台協會位於內湖的新館後,我們能在那裡繼續開展相關的工作。 | OT-1914C | 2019年4月1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屏東場展覽開幕致詞

在這次展覽中,美國在台協會準備了許多文件、文物、訪談資料、數百張的照片,甚至還有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影像,來告訴大家,過去40年來,AIT在推動美台關係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OT-1911C | 2019年3月21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2019 AIC創新論壇」及「動•未來 Imagine That! 」創新設計展開幕致詞

慶祝「美國創新中心 AIC」成立五週年,並為「2019 AIC 創新論壇」及「動•未來 Imagine That! 」創新設計展揭開序幕。AIC 是由美國在台協會與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於2014年共同成立的,目的是推廣美台共享的創新、創業、數位、及文化與設計等價值,並提供大眾以科技、創意和設計為主軸的課程。過去五年來,已經有超過 9萬8千人造訪AIC,或參與570多項課程中的一項,學習程式語言、3D列印、或其他關鍵數位經濟技能。| OT-1909 | 2019年3月2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印太區域保衛宗教自由公民社會對話」 2019年區域宗教自由論壇 開幕致詞

放眼印太區域,甚至全世界,少有其他地方像台灣一樣蘊育出這麼多宗教團體,不僅奉獻良多,成為激勵世界的力量,也跨越邊界,為社會共好做出貢獻。| OT-1905 | 2019年3月11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台美科學合作聯展–太空與天文」開幕致詞

今年美國在台協會將歡慶《台灣關係法》40週年,我們規畫了全年一系列活動,以凸顯美台夥伴關係在各領域的合作。二月是我們的「科學月」,因此我們在這個月份,展現過去40年來,美台在科學與科技領域上的密切合作。 | OT-1902C | 2019年2月2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AIT@40 美國在台協會40週年慶祝活動起跑致詞

美國在台協會將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及外交部合作,啟動名為「AIT@40」的全年一系列的推廣活動,以歡慶美國和台灣自《台灣關係法》簽署以來40年的友誼和夥伴關係。 | OT-1901C | 2019年2月1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人道救援及災難防救國際研習營」開幕致詞

今天的研習營是我們在GCTF之下舉辦的第2場關於人道救援及災難防救的活動,它突顯出我們對台灣作為區域內防災和應變工作領導的信心。 | OT-1845C | 2018年12月1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邁向平等:印太女性領導人培力工作坊」開幕致詞

談到女性賦權,使女性不只「參與」政治過程,同時還帶頭「領導」,台灣在這方面確確實實領先群倫,可以作為我們所有人的表率。 | OT-1844C | 2018年12月1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高雄場展覽開幕致詞

我非常榮幸今天能夠來到高雄,為「AIT@40美台關係展」揭開序幕… 美台關係的歷史意義非凡。我們一路走來取得了長足的進展,台灣不但發展成高科技經濟重鎮,也轉型成為高度成功的自由民主政體 | OT-1843C | 2018年11月29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奥 於美中外交與安全對話上致詞

美國國務卿邁克‧蓬佩奥在美中外交與安全對話表示:「川普總統曾表明,美國尋求與中國建立一種以公平、互惠和尊重為基礎,且具建設性和注重結果的關係…關於我們與民主台灣的強健關係,我重申美國的政策沒有改變,我們對中國在壓縮台灣國際空間的過程中採取越來越多脅迫他國的做法感到擔憂。」| OT-1840 | 2018年11月9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與蔡英文總統會面致詞講稿

此次的拜會是個很好的時機,可以回顧一下我們蓬勃發展的美台關係,以及我們全面、持久且互惠的夥伴關係。這個夥伴關係奠基於我們共享的利益上,同樣重要的,這個關係也建立在我們共享的價值上,特別是我們對民主與人權的支持。| OT-1839C | 2018年11月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美光後段封測廠開幕典禮」致詞

我非常榮幸今天能出席美光40周年慶,並慶祝美光台中後段封裝與測試廠的開幕典禮。正如大家所知,美光是台灣最大的外國投資者,在台灣耕耘已經21年,並創造了超過5,300個工作。 | OT-1836C | 2018年10月18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酈英傑處長 於太平洋島國青年領袖培訓計畫閉幕典禮致詞

「台灣在經濟、社會、衛生、教育和環境等領域都是世界的領袖。台灣不只解決了這些領域的諸多挑戰,但更重要的是,台灣願意與鄰近夥伴分享應對這些挑戰的經驗,對此美國予以肯定…同樣地,美國是一個太平洋國家,與這個區域有著深刻且長久的關係。美國的印太戰略樹立了我們藉由印太區域的夥伴,來保護自由市場、形塑良善治理並增進區域穩定的承諾。」| OT-1835 | 2018年10月2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副助理國務卿斯科特•巴斯比於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培養媒體識讀以捍衛民主」工作坊開幕致詞

當印太地區其他地方面臨民主倒退和人權侵犯的時刻,台灣是他們的重要典範。有鑑於我們面臨的挑戰,台灣和美國這樣的民主體制能站在一起,推廣一個免於壓迫、審查和剝削且更光明的未來,極為重要。| OT-1834C | 2018年10月18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於雙橡園雙十節致詞

“今晚也是探究雙邊蓬勃發展關係的好機會。過去幾年來,美國和台灣打造了一個全面、持久和互惠的夥伴關係。這個夥伴關係奠基在我們共享的利益上,以及我們對民主和人權共享的價值上。” | OT-1831C | 張貼日期: 2018年10月12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打擊跨境犯罪及美鈔、護照鑑識國際研習營」 開幕致詞

隨著這場集結16個國家、26名與會菁英的GCTF研習營拉開序幕,我相信大家將會把台灣視為執法專業的樞紐、可靠的夥伴、以及世界上的良善力量。 | OT-1821C | 2018年08月1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代理處長谷立言致詞 GEC+ 全球創業大會啟動記者會

美國期待積極參與在九月份舉行GEC+ 全球創業大會。我們很幸運可以有台灣作為我們在創新與新創事業上密切合作的夥伴。

了解更多»

國務卿邁克•蓬佩奧於第51屆東南亞國家協會外交部長會議暨相關會議: 媒體見面會

國務卿邁克•蓬佩奧(Michael Pompeo)於第51屆東南亞國家協會外交部長會議暨相關會議(51st ASEAN Foreign Ministers’ Meeting  and Related Meetings)上致詞與媒體見面會(Press Availability)

了解更多»

國務卿邁克·蓬佩奧談 “美國對印度-太平洋地區的經濟願景”

國務卿蓬佩奧 (7月30日): “美國人民與全世界都和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繁榮有著密切的利害關係。正因為如此,印太地區必須自由而開放。…在台灣,經濟發展與創造一個開放民主的社會具有等量的重要性,因此才能發展成為高科技重鎮。”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致詞 臉書2018台北Build Day開發者大會

數十年來,美台之間在科技領域有非常緊密的合作,特別是在硬體部分。台灣的科技公司已形成美國科技業供應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們的科技合作多年來都是推動美台經濟的一道主力。 | OT-1819 | 2018年7月8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 美國在台協會新館落成典禮致詞

今天的美國在台協會新館落成典禮,對於在場的我們如此珍視的美台關係來說,意味著一項重要的里程碑。自美國在台協會於1979年依據台灣關係法成立以來,這場盛會象徵著我們一起走過的非凡旅程. | 2018年6月12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傅德恩 「空氣品質管制策略交流研討會」開幕典禮致詞

美國和台灣過去25年來各自在環境整治上取得顯著的進展。然而全球仍面對各式各樣的環境挑戰,空氣品質的惡化、跨國界的汞污染和有害物質的不當處置,都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威脅,急需我們應對.

了解更多»

「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開幕典禮致詞

在展覽中,我們陳列了各種文件和文物,蒐集了數百張照片和面談影片,甚至還運用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功能,來向大家介紹,過去40年來,美國在台協會在美台關係的發展中,扮演什麼角色。|

了解更多»

「美國與台灣:恆久的夥伴關係」,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於史丹佛大學之演說

台灣從一個實施戒嚴令的島嶼,轉型成民主的燈塔,是20世紀晚期到21世紀初期之間的成功故事之一。我們都應該珍惜台灣經驗對於印太地區以及整個世界所樹立的榜樣。 | OT-1807C | 2018年05月8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腸病毒檢驗診斷國際研習營致詞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我們將台灣視為一個重要的夥伴、一個民主的成功案例,更是世界上一股良善的力量。這些研習活動充分顯示台灣應當參與解決全球的挑戰,因為台灣在克服類似挑戰上累積了許多重要的經驗。 | OT-1805C | 2018年04月23日

了解更多»

美國商務部主管製造業副助理部長史宜恩智慧城市首長高峰會演講

如果我們彼此合作,分享有關智慧城市部署的資訊,確保所有技術供應商在智慧城市的採購案都能獲得公平的機會,我有信心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創造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成長、就業機會、以及社會利益。 | OT-1804C | 2018年03月27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副助卿黃之瀚 台北美國商會謝年飯演講

美國支持台灣與東亞、東南亞、南亞、以及太平洋的鄰近經濟體進行經濟整合。台灣投入建構這個交錯連結的網絡,將鞏固區域內以規則為基礎的秩序,確保其維持自由且開放的本質。| OT-1803 | 2018年3月21日

了解更多»

董雲裳 (Susan Thornton) 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發言

獲提名擔任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的董雲裳 (Susan Thornton) 在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的發言 2018年2月15日 考克(Corker)主席、梅南德茲(Menendez)資深委員、委員會各位成員:今天我極其榮幸地以獲總統提名擔任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助理國務卿的人選來到這裡。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打造女性科技創業新未來」工作坊開幕致詞稿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數位平台再加上女性科技創業培力,有機會讓數以百萬的婦女脫離貧窮,正面改變科技企業的文化,同時將市場需要的商品和服務提供給全世界的消費者。 | OT-1721 | 2017年11月1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傅德恩 「2017環保科技展*環工年會」聯合開幕典禮致詞稿

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提供技術上的專才,我們還希望建立網絡,在台灣、東南亞、南亞、太平洋、歐洲等地搭起橋樑。我們相信這樣的合作將能為國際社會帶來具體成效,讓我們之間的聯繫更為緊密。 | OT-1720C | 2017年11月08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美台互惠使用自動通關啟用典禮致詞稿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現在開辦全球入境計劃,相信將鼓勵更多的台灣朋友造訪美國。美國公民現在也可以率先全面使用台灣的自動查驗通關系統入境,讓我們備感光榮。今天我們在這裡,見證美台雙方展現對彼此的信賴,特別令人高興和驕傲,這是美台關係紮實緊密的明證。 | OT-1719C | 2017年10月2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美國獨立紀念日慶祝酒會致詞講稿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以運動來比喻,美國和台灣就像一個團隊。美台關係正是如此,合作讓我們更強大。我們享有共同的價值、繁榮與安全。 OT-1711E | Date: 06/29/2017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登革熱/茲卡/屈公病鑑別診斷國際研習營致詞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這次美台再度透過 GCTF 平台,希望跟各位一同因應區域與全球的迫切威脅,如登革熱、茲卡、屈公病等。| OT-1706C | 2017年04月2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台北美國商會謝年飯致詞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大家都殷切期盼能進一步擴展雙方貿易與投資關係,只要能互惠互利、強化共享價值,並展現我們對實現亞太地區共同目標不變的承諾。| OT-1702C | 2017年03月22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AIC – 美國創新體驗館開幕典禮致詞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美國在台協會和台灣創意設計中心共同設置美國創新體驗館,我們希望透過互動的形式,讓大家親身體驗各種創新科技,以及未來的應用。| OT-1620C | 2016年10月12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傅德恩 「從障礙者參與文化,到看見障礙文化」文化平權國際研討會致詞 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 2016年9月2日

OT-1616C | 2016年09月02日 美國很榮幸能和台灣合作,一同推展各種人權理想,我們也要向在座的各位致敬,你們的工作提升了公 眾對這些議題的認識,同時也保護了障礙者的權益。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美國獨立紀念日慶祝酒會演講詞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 現在也是有史以來發展美台關係最好的時刻。我們的合作比以往更多、更深。美國和台灣擁有共同的價值、繁榮和安全。| OT-1609C | 2016年06月29日

了解更多»

美國副助理國務卿暨主管亞太經合會事務資深官員馬志修大使 美台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亞洲地區能源效率研討會 開幕式致詞講稿

OT-1608C | 2016年06月16日 今天的論壇結合區域各國的力量,如美國在台協會代理處長傅德恩所說,美國是全球能源的領導者,因此我們特別關注能源政策,尤其是亞太區域。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梅健華處長記者會

美國在台協會梅健華處長: 有人問我,希望在台灣的任期中達成什麼。我回答,我希望在離任時,台灣人民能確知美國就是台灣最好的朋友,而且美國會持續支持台灣,在台灣擘劃其未來時與台灣同在。| OT-1525C | 2015年10月29日

了解更多»

「變動的區域局勢下的美台關係」, 美國在台協會梅健華處長於台灣玉山科技協會年會致詞 (全文為英文)

美國在台協會梅健華處長: 台灣蛻變為全球華人世界中唯一的民主社會,研發和生產眾多帶動21世紀經濟發展的資通訊產品,同時也是融資和投資的來源,這樣的地位讓台灣在美國為亞太地區擘畫的藍圖中扮演重要的推動角色,甚至樹立了一個典範。OT-1523C | Date: 10/15/2015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代理處長酈英傑減碳策略國際研討會致詞稿 (全文為英文)

減碳技術在對抗氣候變遷上扮演重要的角色。過去十年,美國已投入超過60億美元來發展碳捕獲、 利用和封存等技術。看到臺灣也同樣加緊努力,透過新的溫室氣體排放立法來對抗氣候變遷,讓我們感到非常振奮。 | OT-1513C | 2015年06月25日

了解更多»

AIT領航者看美台關係三年來的發展, 美國在台協會馬啟思處長於國立清華大學專題演講 (全文英文)

OT-1506C | 2015年04月22日 《台灣關係法》實施36年以來,美台關係堅強而穩固,包含的層面十分廣泛,包括貿易、 安全、 環境、 科技、 衛生和能源合作、 教育和文化交流,以及人道援助和救災。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馬啟思台北市美國商會2015謝年飯致詞稿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馬啟思: 臺灣有個黃金機會,將相關法規制度化,明確實施、 透明化,就能更加吸引外國投資者,和使臺灣與其他已開發經濟體接軌。 | OT-1505C | 2015年04月09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馬怡瑞致詞講稿 (全文為英文)

OT-1025E | 2010年10月4日 All of us recognize that criminal organizations exploit our custom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hether the crime is undervaluation to circumvent taxes or duties, importation of counterfeit pharmaceuticals, bulk cash smuggling, munitions smuggling, drug and tobacco smuggling, or the trade of endangered species.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司徒文 「2010年防制人口販運工作坊」開幕致詞 2010年9月1日

OT-1021C | 今天很高興能和高政務委員、謝署長,一同在此歡迎打擊人口販運不遺餘力的各位。在座有些人起訴了因強迫勞動、性剝削而獲利的罪犯;有些人保護那些易受人口販運份子拐騙、威脅的弱勢人口;有些人負責教育地方團體和外籍勞工,讓他們知道什麼是人口販運,以及他們能提供什麼協助。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司徒文 「2010年防制人口販運工作坊」開幕致詞 2010年9月1日

OT-1021C | 今天很高興能和高政務委員、謝署長,一同在此歡迎打擊人口販運不遺餘力的各位。在座有些人起訴了因強迫勞動、性剝削而獲利的罪犯;有些人保護那些易受人口販運份子拐騙、威脅的弱勢人口;有些人負責教育地方團體和外籍勞工,讓他們知道什麼是人口販運,以及他們能提供什麼協助。

了解更多»

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首席副助卿唐若文於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布魯金斯研究院研討會「對馬英九政府的期中政策評估」的演說講稿

OT-1014C |「我們主張,兩岸的歧異應依照兩岸人民的意願和平解決。我們樂見雙邊積極進行對話的努力,這樣的對話能減緩兩岸的緊張關係,並增加兩岸的各種接觸,我們也期盼對話能繼續拓展。…」

了解更多»

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在總統倡導的創業高峰會上發表談話 雷根大廈 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 2010年4月27日

OT-1012C | 國務卿柯林頓:謝謝。非常感謝。謝謝諸位。我感謝吉姆∙沃爾芬森(Jim Wolfensohn)出席這次會議。這是一部剛出版的新作:《中東的社會創業:為了下一代的永續發展》(Social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Middle East: Towa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the Next Generation),由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的沃爾芬森——即吉姆∙沃爾芬森——發展中心(Wolfensohn Center for Development)出版發行。

了解更多»

「全球議題下的台美雙邊合作」專題演說 –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司徒文於3月25日於遠見雜誌「遠見人物論壇」(全文為英文)

OT-1008E | (As Prepared for Delivery) I would like to thank Commonwealth Publishing Group Founder and Chairman Professor Charles Kao for the opportunity to speak on the important, but seldom noted, topic of U.S.-Taiwan cooperation on global issues. Globalization and Global Issues It is impossible to divorce the concept of “global issues” from globalization itself. …

了解更多»
顯示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