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國際高教論壇」致詞講稿

AIT Director W. Brent Christensen

OT-1974
2019年10月8日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國際高教論壇」致詞講稿
2019年10月8日

 

劉次長,邱司長,Block校長,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先生,大家午安!

我十分榮幸能夠歡迎大家來到這場重要活動,探討美台關係的最根本基礎——也就是美台之間堅實的教育交流與科技合作。正因為30-40年前,我們的前輩把這兩件事做對了,今天美台關係才能如此前所未有地緊密堅實。然而,如果希望確保這樣的發展路線能夠延續到下一代,那我們就必須在今天為數位未來奠定下類似的良好基礎。

國際教育交流的好處在台灣可說是歷歷可見。台灣的高階領袖——不論在商界、政界、學界及法界——有極大部分都曾經在美國求學或工作。教育交流不僅關乎在教室裡獲取知識,也與學習將美台緊密相繫的共同價值息息相關。透過過去數十年來的教育交流,我想可以毫無疑問地說,今天台灣文化與美國及其他自由社會的共同點,遠遠比與中國的相似之處來得多。台灣現在享有自由的文化,同時也是民主社會大家庭的一份子。總之,透過推動教育交流來強化美台的文化連結,或許就是台灣確保其民主未來的最佳保障。

在高科技產業界,我們也看到了類似的故事。台灣的科技業很大部分是由曾於美國求學的朋友所打造的,他們返台後成立了台灣今天最成功的一些公司。這在半導體產業尤其如此,看看台積電的張忠謀創辦人及鈺創科技的盧超群博士等業界巨人就能得知。當台灣人才在美國求學或就業,他們返台時所帶著的,不僅是能夠在台灣大放異彩的技能與願景,還有協助黏合美台科技合作的個人人脈。之初創投的創辦人林之晨可說是他的世代最成功的例子之一;他就說過,在美國時他看到了台灣的未來,因此便回到台灣將這一願景付諸實現。

今天與我們在這裡齊聚一堂的各位,可以說就是將決定台灣國際化教育的未來樣貌的最重要人物。在座每一位所做的選擇,都將比任何一位政府官員所做的任何決定,更能影響台灣未來的樣貌。中國不僅打算篡奪台灣在全球資通訊供應鏈的傳統角色,更要挖走台灣的頂尖人才。台灣長遠未來的前景,將端視台灣能否成功轉型成為創新型經濟而定。根據美國的經驗,我們認為轉型的關鍵就在於能否對國際教育與高科技教育進行正確的改革。

我想特別分享美國經驗的三個例子,作為台灣未來教育改革的參考方向。

首先,美國創新的成功秘訣就在於學術界、產業界及研究機構之間的密切合作。在很多方面,我們可以把它們想成是創新社會這把凳子的三條腿。如果我們能讓三者的合作更加緊密,它們的成果就會更能相輔相成。許多政府在這三大領域都投入了大把資源,但創新卻依然緩步不前;然而若是這些投資能改用於協調同步這三大領域的努力方向,那麼經濟上可行的創新方案便更有機會自然而然地出現。有鑑於此,我們特別樂見科技部加強聚焦推動學、產、研合作。根據美國的經驗,這正是正確的做法。

第二,美國的頂尖大學都在將自己重新定位為創業孵化器。幾乎所有美國的創新聚落,都是從坐鎮當地的重點大學而來。矽谷大部分的公司源於史丹佛,當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也有貢獻;北卡羅萊納州的「三角研究園」來自杜克大學、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及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奧斯汀的科技復興則出自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些大學現在用來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標準,已經不再是看自己在研究期刊上發表了多少篇論文,而是自己成立了多少家新創公司;它們並不把坐在教室裡的人們視為學生,而是將其視為新創公司的未來創辦人。目前商學院與工學院已漸漸走出它們各自為政、不相往來的小圈子,並透過共同課程相互整合,尤其是在AI程式設計的領域。我們剛剛開始看到類似的改變在台灣發生,但如果台灣要成功轉型為創新型經濟,我認為台灣的大學就需要轉型成為創業孵化器。這項改革將會改變一切,影響遍及學生、教授及台灣的創新未來。

第三,美國大學向來積極招募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人才。在多元背景下,創新最有機會浮現。如果每個人都抱著相同想法並採取相同做法,創新就幾乎不會發生。國際學生能帶來獨一無二的經驗,使台灣的勞動力變得更加多元豐富。台灣的人口結構難題導致本地學生人數減少,這對台灣各大學未來的招生形成了壓力;但如果積極鼓勵外國學生來台求學,就能彌補台灣人口結構的缺口。隨著中國日趨內向,本來可能選擇前往中國的學生,現在則可以改來台灣求學。尤其,新南向政策國家中有許多天分優異、才華出眾的傑出人才,他們或許負擔不起前往美國、歐洲或澳洲留學,但卻可以來到台灣。台灣沒道理不能成為印太區域的高科技教育樞紐。如果台灣提供高品質的創新型教育——並以英語授課——人們將會從世界各地紛紛前來。這不但能讓台灣的大學注入活力,也能使台灣與理念相近的夥伴建立起教育與文化連結,而隨之而來的紅利,將在未來數十年中帶來回報。

許多朋友知道,美國與台灣最近一起推出一項重要的新計畫,叫作「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TCA)。這項計畫力求促進的不只是台灣與其全球夥伴之間的教育交流,還有二者之間的專業人才交流,像是實習計畫或專業借調。「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追求的,就是要對教育交流的典型概念進行徹底翻轉——我們一定要走向「終身學習模式」,使國際教育交流在個人職涯的早、中、晚期階段,都扮演核心角色。哲學家伊利奇(Ivan Illich)曾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學校化社會」,學習完全為教育機構所壟斷。但如果我們要邁入創新的數位時代,我們就必須轉型為「學習型社會」,使社會中的每一個部分——包括學術界、政府部門、產業界和公民社會——都變成高等教育機構。透過推動所有機構間的終身交流,「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將會是一項有用工具,幫助實現上述的轉型。

教育交流與科技合作會是台灣能否轉型成為創新型經濟的關鍵。在邁入數位時代的此刻,我們期待與台灣當局及在座各位繼續合作,努力實現上述的願景。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