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台東巡迴展開幕式致詞

在今天即將開幕的展覽當中,美國在台協會準備了許多文件、文物、訪談資料、數百張照片,甚至還有擴增和虛擬實境的影像,來告訴大家,過去40年來,AIT在推動美台關係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OT-1994|2019年12月17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花蓮巡迴展開幕式致詞

台灣的轉型,以及美台關係過去40年來的長足進展,實在意義非凡。在慶祝美台關係40週年的同時,我們也要展望未來,聚焦如何在下一個40年及更久的將來,持續強化並擴展美台關係。|OT-1990|2019年11月21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GCTF印太區域良善能源治理研討會」致詞講稿

這次的工作坊是奠基在美台之間長久以來在能源議題上的各種合作。美國能源部與台灣的對口單位進行過多次技術交流,美國公司也提供了多種解決方案,滿足台灣的能源需求。|OT-1989|2019年11月2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代理處長谷立言 「2019 Meet Taipei創新創業嘉年華」開幕致詞

在邁步向前、共同打造數位時代的此刻,我們期待與在座的每一位及Meet Taipei嘉年華的主辦單位繼續保持密切合作。台灣的未來將仰賴它能否往價值鏈上游移動,成為全方位的創新型經濟。|OT-1987|2019年11月1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經濟組組長安恬 首屆「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年度徵才博覽會開幕致詞

今年稍早,AIT 與台灣各大主管機關合作推動了 TCA,這個公私合營計畫,規劃了兩個簡單明瞭的目標:在台灣與其他有志一同的夥伴之間,促進彼此的人才流通,並且協助厚植台灣人士的技能與實力。|OT-1971-2| |2019年9月28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台北市立交響樂團2019赴美演出行前記者會致詞講稿

2019 是很特別的一年,今年適逢北市交成立五十週年、美台關係法以及AIT成立四十週年,也是台北市與美國亞特蘭大締結姊妹市四十週年,因此台北市立交響樂團造訪華盛頓DC以及亞特蘭大演出音樂會,特別具有美台歷史與文化外交里程碑的象徵意義。|OT-1985|2019年11月7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世界飛安高峰會」正式晚宴致詞講稿

首先,我要先恭喜美國飛行安全基金會(Flight Safety Foundation)舉辦該基金會的第72屆年度「世界飛安高峰會」(International Air Safety Summit,IASS)。在持續改善全球飛航安全方面,飛安基金會向來有著不凡的紀錄與成就,因此我深感榮幸能夠參與這次的年度高峰會。|OT-1982|2019年11月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人才循環大聯盟高峰會」開幕致詞

「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TCA)是一項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旨在透過推動台灣與理念相近夥伴之間的人才流通,打造陣容龐大的專業人才庫,培養有能力、與國際接軌並精通數位科技的專業人才。|OT-1981|2019年11月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美國海岸防衛隊「自動互助船舶救援系統」(Amver)頒獎典禮

今天,我們要在這裡表揚33艘、來自10家台灣航運公司的船員,他們參與了美國海岸防衛隊「自動互助船舶救援系統」(又叫Amver系統)的計畫。這項系統展現了美台在海事安全領域,一直有著密切的合作,也凸顯了台灣對國際社會的重要貢獻。|OT-1977|2019年10月23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好好駭:人工智慧與資安講座」致詞講稿

網路防禦以及為良善而「駭」,已不再是選項,它們是未來自由社會的必要基礎。我期盼在座各位投入獻身這項使命。如果說我們所知的世界之存續,端視你們每一個人是否這麼去做,這麼說可說是一點也不為過。|OT-1968|2019年9月17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新北市開幕致詞

在這次展覽中,美國在台協會準備了許多文件、文物、訪談資料、數百張照片,甚至還有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影像,來告訴大家,過去40年來,AIT在推動美台關係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這項展覽呈現了自從1979年以來,美台雙邊深刻且廣泛的各種互動與往來。|OT-1963|2019年9月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四個增進之三:增進美台安全合作」致詞

我想特別強調,美台安全合作關係——及我們的整體關係——乃是奠基於人權、自由及民主等美台共享的根本價值。|OT-1959|2019年8月1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於智崴 iRide 飛行劇院「飛越美國」啟航記者會致詞講稿

美國在台協會非常高興,智崴在2018和2019年,都參與了於華府舉行的「SelectUSA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今年台灣訪團由111人組成,已連續第二年成為高峰會上70多個經濟體中最大的代表團。台灣公司如此踴躍的出席,也凸顯了美台之間緊密的經濟連結。| OT-1951 | 2019年7月2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APEC O2O虛實整合高峰會」致詞講稿

我非常榮幸今天可以到場為APEC「O2O虛實整合高峰會」揭開序幕。作為APEC經濟委員會的前任主席,我一向大力支持這一重要論壇,尤其因為這個論壇為台灣提供了一個能與印太區域夥伴平等互動的平台。今天的活動將聚焦美台合作的兩項重點優先領域:發展數位經濟和促進創業。| OT-1949 | 2019年6月2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 新竹巡迴展開幕式致詞

台灣的轉型,以及美台關係過去40年來的長足進展,實在意義非凡。在慶祝美台關係40週年的同時,我們也將展望未來,聚焦如何在下一個40年及更久的將來,持續強化並擴展我們的關係。| OT-1943 | 2019年6月2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亞太區校友會」開幕典禮致詞 2019年6月10日

美國在台協會非常高興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校友會選擇台北,作為今年亞太分會研習營的舉辦場地。台灣不只是美國在執法方面合作最密切的一大夥伴,也完全支持美國「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區域」願景當中所闡述的價值觀及目標。| OT-1937 | 2019年6月10日
了解更多»

美國聯邦調查局助理副局長保羅阿貝 2019第22屆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校友會 亞太區複訓研習營開幕典禮致詞講稿 2019年6月10日星期一

歡迎來到「2019第22屆美國聯邦調查局國家學院校友會亞太區複訓研習營」,感謝各位從亞太各地遠道而來參加今天的研習營,我也要特別歡迎國家學院校友們一同共襄盛舉。| OT-1936 | 2019年6月1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更名揭牌典禮致詞

我非常高興能夠代表美國在台協會及美國人民,參加「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又叫作TCUSA)的更名揭牌活動。這次的更名能夠更加確切地反映TCUSA每天的工作內涵,也是一個絕佳機會,讓我們凸顯美台雙方將共同打造的精采未來。| OT-1935 | 2019年6月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應用材料公司顯示器製造中心和研發實驗室開幕致詞

應用材料公司從1989年起就在台經營,擁有2,300名員工,是台灣最大的外資之一。應用材料公司的在台投資,也再次顯示美國的科技大廠持續將台灣視為其全球科技供應鏈中關鍵的一環。| OT-1934 | 2019年6月5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台灣全球參與公共論壇」 開幕致詞 2019年6月4日

非常榮幸今天能夠來到這裡,為這場可能是全球首創的活動揭開序幕——這是首次有外國駐館與本地社群透過人工智慧展開數位對話,並就對話結果舉行公共論壇,進行後續討論,研究如何應對外交政策方面迫切的挑戰,也就是如何增進台灣的全球參與。| OT-1933 | 2019年6月4日
了解更多»

「跨國父母擅帶兒童離家共同委員會」記者會美國兒童議題特別顧問 Suzanne Lawrence 致詞

跨國父母擅帶兒童離家是全世界都存在的現象。了解到這點,AIT 及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決定加碼投資雙方友誼,建立安全體系,保護雙方社會不受跨國父母擅帶兒童離家事件威脅。| OT-1932 | 2019年5月31日
了解更多»

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保羅·萊恩 「2019印太安全對話」致詞講稿

OT-1921 2019年4月16日   美國眾議院前議長保羅·萊恩 「2019印太安全對話」致詞講稿   謝謝外交部吳部長的介紹,我深感榮幸能夠與各位一同參與今天的「印太安全對話」,並慶祝《台灣關係法》40週年。   謝謝蔡總統及台灣的其他高層代表今天到場共襄盛舉。也謝謝我在美國國會裡共和及民主兩黨的多位同仁不遠千里來到台灣,幫助我代表國會及川普政府中許許多多的其他人;他們不僅深深關心極為重要的美台關係,也十分關注此一使美台關係成為可能的法案。   我十分榮幸今天能與大家共聚一堂,慶祝《台灣關係法》立法40週年這項立法里程碑。這確實值得我們大肆慶祝,因為《台灣關係法》一向是美台關係的基石;不過即使僅對美國而言,這項法律的意義也具有不同凡響的意義。因為在我看來:《台灣關係法》可以說是體現美國憲政體制運作、使之發揮最完美效能的絕佳範例。   美國開國元勛在起草美國憲法時,就已敏銳地意識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的道理,以及權力若未經制衡即無可避免所產生的問題,這是起草憲法時的神來一筆。在寫給湯瑪斯·傑佛遜的信中,約翰·亞當斯簡潔有力地說:「絕對不能信任未經制衡的權力」,或者如同詹姆斯・麥迪遜在《聯邦黨人文集》中所描述:「有野心家,就必須有有抱負之人來與之相抗衡之」。   當初的基本理念是,透過分權及權力制衡,總統、參議院和眾議院的不同聲音,能藉由公共辯論各項政策選項的利弊,來促成政策的制定。而我們的公民能直接向民選的國會議員表達意見,參與公共辯論,也進一步確保公民的心聲得以在國家政策制定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簡而言之,這樣的憲法設計確實讓多元的觀點得以納入公共政策決策過程中,包括我們的外交政策,而我們所有人都因此受益良多。「父親就是權威」這樣的治理方式並不是美國人的治理方式。   我曾在眾議院任職二十年,並有幸在最後兩屆任期擔任議長、負責統領議員這項幾近不可能的任務。依我的個人經驗,我可以告訴大家,取得兩黨共識並非輕而易舉,而且國會也並不總是把國家利益放在黨派考量之前。這很令人震驚,我知道。   但美台關係卻是兩黨難得取得跨黨派共識的少見議題,而《台灣關係法》的誕生則是國會實踐其使命,如實運作的超凡時刻之一。因此,自那時起,國會兩黨不分黨派對台灣的大力支持,已屹立不搖持續了四十年之久。   但當時事態的發展其實未必會如此順利。我們可以回顧1978年12月15日當天,卡特總統宣布美國將於1979年1月1日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這項宣布幾乎所有美國政府的官員,包括整個國會,完全出乎意料。白宮當時秘密進行協商,只有少數行政部門官員知悉。卡特政府曾經抨擊過尼克森和季辛吉在向中國示好時,遮遮掩掩、卑躬屈膝,結果上任不到兩年,他就來個政策大轉彎。   究竟前後三屆政府中的哪一屆在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過程中扮演最關鍵的角色,還需要歷史學家做最後的定奪。但可以說,卡特總統的公告最讓國會心煩不已。當年稍早,參議院曾在1978年的「國際安全協助法」中加註一項由我的好朋友參議員杜爾(Bob Dole)所草擬的條文;這項條文清楚呼籲,政府在做出任何改變美國對台防禦條約的協議前,都必須先向參議院諮詢。卡特總統的動作形同完全無視參議院的要求。   更糟糕的是,卡特政府所準備的《台灣授權法》草案因陋就簡,只求與台灣轉變成為非官方關係;幸而國會最後通過的法案——《台灣關係法》——提供了更為強健有力的方案。舉例來說,國會建構了對台持續軍售的法律保證,表示美國將「使台灣能夠獲得數量足以使其維持足夠的自衛能力的防衛物資及技術服務」。   許多國會議員更進一步批評,卡特總統未能從中國取得和平解決台灣未來的明確承諾,也未在立法草案中納入這項關鍵議題。北卡羅來納州參議員赫姆斯(Jesse Helms)譴責卡特此舉無異是「出賣台灣」。對於那些試圖將國會反應解釋為黨派對立的人,值得一提的是,跨黨派的國會議員都對卡特總統背地裡的作為感到失望,卡特非但沒有太多事前警告,也沒有與國會協商。更甚者,早在1975年,亞利桑那州參議員高華德(Barry Goldwater)就曾嚴正告誡同為共和黨的福特總統,如果福特試圖改變美國與台灣的關係,他就要以地獄般的硫黃烈火對付福特,以高華德確切的措辭來說就是「跟他拚了」。《台灣關係法》最終交付國會表決時,獲得兩黨絕大多數議員支持,以及參眾兩院無法否決的多數票,只有六位參議員投下反對票。   在當年要取得無法否決的多數票相當困難,但相信我,現在也沒有比較容易。然而,台灣持續獲得跨黨派的廣泛支持,眾議院在2018年1月一致通過《台灣旅行法》,而參議院在一個月後也是一致通過。在現今政黨嚴重對立的年代,法案能獲得一致通過可謂寥寥可數,而這也證明了國會對於台灣的大力支持;在眾多分裂對立中,台灣持續贏得國會團結一致的支持。   一個遠比我更為偉大的保羅——使徒保羅——曾說:「你們各人的重擔要相互擔當」。相較於大多數法案,《台灣關係法》大大且全面地體現了推己及人的同理心,並流露真知灼見的智慧遠見,因其凸顯:對朋友的安全威脅終將無可避免地將成為我們自身的安全威脅。   《台灣關係法》在許多面向上可以體現這點,最顯著的就是將美國支持台灣防禦的政策聲明納入法案。《台灣關係法》基本上將任何對台灣安全的威脅視為對區域和平的威脅,也就是對美國利益構成明顯威脅。《台灣關係法》指出,任何針對台灣的軍事行動、經濟抵制或禁運手段,「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   我們由衷感激《台灣關係法》的起草人,在當年將台灣的安全與美國的安全利益連結在一起。對我個人來說,我深感驕傲的是,《台灣關係法》的其中一位主要執筆人正是來自威斯康辛州的眾議員Clem Zablocki,他是來自密爾瓦基的民主黨人。坦白說,若不是有像Zablocki議員這類領袖的遠見,將台灣安全與美國法律建立起明確的連結,我們就無法確保和平能夠長存至今日。而若是沒有和平,台灣乃至這整個區域都將無法享有繁榮發展所必需的種種條件。   《台灣關係法》中另一項的重要相關條文,則是《台灣關係法》 將「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之決定」及「美國堅持『台灣問題』必須和平解決」二者明確連結在一起。   儘管卡特總統說,他事先已「特別注意確保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之正常化,不會損及台灣人民的福祉」,然而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未做出此一承諾,而該美中公報也並未將美國對台海和平解決的期望包括在內。所幸國會再度挺身而出,將美國政策的一條明確聲明納入法條,讓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外交關係必須繫於台海的和平之上。   國會當年能夠將國家利益置於黨派考量之上確屬明智;但同樣令人刮目相看的,還有國會領袖竟能超越1979年而預見到數十年後台灣的發展樣貌。在這方面,《台灣關係法》可說是出奇地具有先見之明。《台灣關係法》在雷根總統提出「六項保證」的三年之前,就已反映同樣的精神。而《台灣關係法》通篇對台灣的支持及歷歷可見的責任感,似乎也預見有一天,台灣的價值與利益將與美國更加地相符一致。而那一天也終於來臨,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1992年舉行首次立法委員直選,1996年舉行總統直選,自此之後,每四年舉行一次總統直選。   總而言之,藉由頒布《台灣關係法》,國會恰當地扮演其憲法上的角色;而其成果,則足以反映美國對台全面價值與利益的更佳政策。這項政策同時也被納入美國法律,為《台灣關係法》提供了一定程度的永久性,這是一般缺乏國會正式同意的政策所無法享有的。   美國的戰略就是確保印太區域的自由和開放能夠蓬勃發展,而就此而言,台灣正是推動印太願景最佳的夥伴。台灣是民主的成功故事,可靠的夥伴,以及世界上一股良善的力量。   美國身為太平洋的強權,肩負全球的責任和利益,自然樂見印太地區的和平發展;而台海穩定無疑是達成這項目標的關鍵。   ...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台中巡迴展開幕式致詞

在慶祝美台關係40週年的同時,我們也將展望未來,聚焦如何在下一個40年及更久的將來,持續強化並擴展我們的關係。 | OT-1930 | 2019年5月29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交流機會日開幕致詞

為促進更多學術與專業交流,最近美國在台協會與台灣傅爾布萊特計畫一同合作,推出了「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Talent Circulation Alliance)。過去數十年來,台灣一直是美國最親近的經濟和商業夥伴。| OT-1927 | 2019年5月24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酈英傑處長於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MAPECT)致詞講稿

美國國務院發行的年度《投資環境報告》以及美國貿易代表署的《國家貿易評估》報告,經年來即以美國的觀點發表對於台灣投資環境的看法,美國許多重要的政府訪客也曾就投資議題發表深度洞見。| OT-1926 | 2019 年 5 月 23 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抗藥性結核病工作坊」致詞講稿

台灣現在正在與美國、日本及各位的國家一起努力,力求精進我們對於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共同認識。台灣在降低結核病發生率的成功經驗與成績,實在可作為全球衛生當局寶貴的參考依據。| OT-1925 | 2019年4月3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 「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台南巡迴展開幕致詞

在慶祝《台灣關係法》通過40年以來的成就的同時,我們也將同樣聚焦於,如何在接下來的40年及更遠的將來,繼續強化並拓展美台關係… | OT-1924C | 2019年4月19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於「女性經濟賦權國際研習營」開幕致詞

美國和台灣在女性經濟赋權上擁有廣泛的合作。美台在APEC女性赋權的子基金中都各有提供資金,我們也在中小企業議題上制定了一個工作計畫,並將推廣女性創業作為其核心支柱之一。 | OT-1923C | 2019年4月17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台北美國商會謝年飯致詞講稿

我很期待未來在美台已享有成功夥伴關係的許多領域繼續往前推進,並找到新方式來推動雙方的共享價值與利益。我尤其期待,再過幾週搬進美國在台協會位於內湖的新館後,我們能在那裡繼續開展相關的工作。 | OT-1914C | 2019年4月1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立穩根基,共創未來:AIT@40 — 1979 年後美台關係展」屏東場展覽開幕致詞

在這次展覽中,美國在台協會準備了許多文件、文物、訪談資料、數百張的照片,甚至還有擴增實境和虛擬實境的影像,來告訴大家,過去40年來,AIT在推動美台關係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 OT-1911C | 2019年3月21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2019 AIC創新論壇」及「動•未來 Imagine That! 」創新設計展開幕致詞

慶祝「美國創新中心 AIC」成立五週年,並為「2019 AIC 創新論壇」及「動•未來 Imagine That! 」創新設計展揭開序幕。AIC 是由美國在台協會與臺灣創意設計中心於2014年共同成立的,目的是推廣美台共享的創新、創業、數位、及文化與設計等價值,並提供大眾以科技、創意和設計為主軸的課程。過去五年來,已經有超過 9萬8千人造訪AIC,或參與570多項課程中的一項,學習程式語言、3D列印、或其他關鍵數位經濟技能。| OT-1909 | 2019年3月20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印太區域保衛宗教自由公民社會對話」 2019年區域宗教自由論壇 開幕致詞

放眼印太區域,甚至全世界,少有其他地方像台灣一樣蘊育出這麼多宗教團體,不僅奉獻良多,成為激勵世界的力量,也跨越邊界,為社會共好做出貢獻。| OT-1905 | 2019年3月11日
了解更多»

台美科學合作聯展–太空與天文 背景資料

美國和台灣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合作和共同成就, 特別是在科學和科技的領域。美台有著共享的創新與創業傳統,我們雙方都從彼此對科學的持續投入受惠許多。 | OT-1903C | 2019年2月2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台美科學合作聯展–太空與天文」開幕致詞

今年美國在台協會將歡慶《台灣關係法》40週年,我們規畫了全年一系列活動,以凸顯美台夥伴關係在各領域的合作。二月是我們的「科學月」,因此我們在這個月份,展現過去40年來,美台在科學與科技領域上的密切合作。 | OT-1902C | 2019年2月26日
了解更多»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AIT@40 美國在台協會40週年慶祝活動起跑致詞

美國在台協會將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及外交部合作,啟動名為「AIT@40」的全年一系列的推廣活動,以歡慶美國和台灣自《台灣關係法》簽署以來40年的友誼和夥伴關係。 | OT-1901C | 2019年2月1日
了解更多»
顯示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