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台灣全球參與公共論壇」 開幕致詞 2019年6月4日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於 「台灣全球參與公共論壇」
OT-1933
2019年6月4日

(致詞講稿)

唐政委,徐次長,蕭董事長,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

非常榮幸今天能夠來到這裡,為這場可能是全球首創的活動揭開序幕——這是首次有外國駐館與本地社群透過人工智慧展開數位對話,並就對話結果舉行公共論壇,進行後續討論,研究如何應對外交政策方面迫切的挑戰,也就是如何增進台灣的全球參與。

我們感謝數位政委唐鳳的遠見及領導力。唐政委不但打造了舉行這類線上對話所需的數位工具,也展示了如何運用這些工具來善用群眾智慧,以制定更佳的政策。唐政委已成為推動創新與開放治理、以及保護民主體制不受不實訊息活動兩極化影響的全球領袖,我們十分感謝她願意成為我們的夥伴。

許多朋友知道,今年是美國在台協會及《台灣關係法》的40週年。在AIT@40全年度的慶祝活動中,我還將以我擔任美國在台協會處長的四個優先事項——又稱作《四個增進》——分別為主題,發表四篇重要演講;而這四篇演講則將一一啟動關於該主題的數位對話。跟大家提醒一下,我的四個優先事項是: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參與、增進美台經濟與商業關係、增進美台安全合作,以及增進美台人民的關係。在每場數位對話結束後,我們將舉行像今天這樣的公共論壇,討論每場對話的成果。美國在台協會非常想知道,您,也就是社會大眾,對於這些議題有什麼想說的話。我們希望這些數位對話能為AIT帶來日後得以付諸實現的寶貴見解。

今天的公共論壇也適逢另一起事件的週年紀念——一場悲劇性的事件。三十年前的今天,在天安門廣場上,北京的專制領導人認定其體制無法兼容公民的回饋意見。在那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了一連串災難性的決定,造成數千人的死傷。相較之下,台灣的民主社會則明白,體制的力量來自於人民,而非人民的力量來自於體制。在我們回憶三十年前天安門廣場的悲劇時,我希望全球的自由社會也都能夠讚揚自己從參與式民主所獲得的不凡力量,正如我們今天所做的一樣。

台灣已發展成為蓬勃且充滿活力的民主社會,美國在台協會一向對此深受鼓舞。我們將密切觀察台灣即將於明年一月舉行的大選。我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就是要經常與不同政黨及擁有不同政治觀點的人們碰面,以便更佳地瞭解台灣的政治環境與程序。但我們對台灣的選舉結果及完成大選的流程不帶任何立場。一如過往,不論台灣選民所選出的下屆領袖為誰,我們都相當期待與其攜手合作。在美國關於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的願景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希望看到民主社會能夠具備舉行選舉、不受外力干預的能力。美國在台協會將持續與台灣的現任及未來的領袖合作,共同將此目標推廣至全印太區域。

不論在印太地區或全世界,台灣真的都是推動民主原則及良治的重要夥伴。不過很遺憾的,一有機會,北京就會試圖破壞這些努力,孤立台灣,並阻撓台灣對全球挑戰做出貢獻或成為民主的模範。

這次數位對話的結果清楚顯示,台灣民眾對於如何克服這些障礙並對解決全球問題做出貢獻,有許多聰明的點子。正如同唐政委最喜歡穿的T恤上所說的一樣:「台灣能助一臂之力!」

從本次數位對話的討論結果看來,美國與台灣似乎能夠透過以下三大類作法,共同拓展台灣的全球參與:

首先,美國與台灣應該並肩共同解決全球問題,尤其在提供人道援助與救災及促進全球公共衛生方面。在提供人道援助、救災及打擊全球傳染病等領域,台灣擁有豐富經驗。當災難在全球肆虐,作為夥伴的我們應該更加緊密合作,應對種種挑戰。這是一個很好的主意,透過此項作法,我們可向世界展現,台灣有意願、也有能力,在他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刻伸出援手。

其次,美國與台灣應該公開強調雙方共享的民主價值。環顧全球,有時候民主似乎正在節節敗退,而專制主義則氣勢正揚。如果全世界的民主社會不團結一致,重申你我共享的價值觀,這樣的趨勢只會繼續下去。讓台灣與眾不同、脫穎而出的,正是它的民主典範,而這也是印太區域整體的榜樣。未來,美國與AIT將盡其所能凸顯台灣的民主典範,我們也感謝台灣在推動民主、人權及公開治理方面,向世界展現的領導力。

第三,美國應該促進並鼓勵台灣與其他理念相近夥伴(如日本、澳洲及印度)展開更密切的合作。美國在執行印太政策時,追求的並不僅僅是在美國與本區域國家之間發展更緊密的雙邊關係,我們還希望鼓勵我們的所有印太夥伴在彼此之間建立密不可分的關係網絡。台灣是印太社群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而透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等平台,美國正在幫助台灣與本區域其他地方建立聯結,應對諸如弭平數位落差、打擊不實訊息、控制傳染病的散播及賦與女性權能等各項全球挑戰。

我們相信,代表台灣社會大眾的各位在本次數位對話提出的種種策略,都對台灣的全球參與提供了有創意的解決方案。美國在台協會期待與台灣的人民及體制密切合作,一起將這些想法付諸實現。

再次感謝大家今天的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