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人才循環大聯盟高峰會」開幕致詞

DIR Christensen at TCA Summit opening

OT-1981
2019年11月5日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人才循環大聯盟高峰會」開幕致詞

2019115

陳副總統,經濟部沈部長,吳政委,工研院暨資策會李董事長,人才發展協會Ito副會長,台積電張忠謀創辦人,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

很榮幸今天能夠歡迎大家前來參加第一屆年度「人才循環大聯盟高峰會」。首先,我要誠摯感謝沈部長及工業局與我們共同建立「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TCA)。另外,也謝謝人才發展協會與我們一同主辦今天的高峰會。人才發展協會的工作內容,正是TCA與其夥伴在台灣努力的方向,不過他們的範圍更大,涵蓋全球;我們很感謝人才發展協會能成為我們的夥伴。最後,我要特別謝謝資策會;事實上,資策會正是辛苦籌辦今天高峰會的最大幕後功臣,同時也是TCA的主要執行夥伴。

「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TCA)是一項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旨在透過推動台灣與理念相近夥伴之間的人才流通,打造陣容龐大的專業人才庫,培養有能力、與國際接軌並精通數位科技的專業人才。自從TCA在今年四月首次推出以來,我們已邀集來自台灣與全球各地的20多個夥伴攜手合作,他們來自公私部門、學術界及公民社會,為達成一個相同目標而共同努力:就是要促進台灣勞動力在數位時代更加國際化。

TCA有四大清楚目標:

首先,我們希望在數位時代重現台灣的成功故事。台灣產業的一大成長動力,就是那些曾於美國就學或就業的優秀人士,他們返台後,不是在台灣成立新公司,就是於本地的頂尖企業任職。另外,台灣政府部門、學界及公民社會的許多領袖人物也都有相同的經驗。事實上,正是他們在國外獲取的經驗,使這些人才返台後能夠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TCA追求的就是為未來世代重現這樣的故事。

第二,我們要預防人才流失。當頂尖人才離開台灣後不再回來,就是人才流失的開始;對台灣這樣活躍的民主社會來說,這是一種淨損失。預防此類人才流失的最佳方式便是創造可行的替代方案,也就是促進台灣和美國等理念相近經濟體間蓬勃的人才流通。

第三,我們希望發展台灣最重要的資源——人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曾說過一段名言,他說台灣是他最喜歡的地方,因為相較於開採地底的礦產,台灣選擇「挖掘其2,300萬人民的腦礦,包括他們的天份、活力和聰明才智」。TCA想做的就是藉由支持台灣產業及人才的國際整合與數位升級,幫助台灣進一步轉型成為創新型經濟。

第四,我們希望拓展台灣的國際能見度。台灣的正式外交空間雖然有限,但若能擴大它與國際私部門、學術圈和非政府組織的專業人才交流,透過在人民之間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台灣將能拓展其國際能見度。藉由幫助台灣人才與世界建立連結,我們將可確保台灣的未來得以持續與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區域堅定相繫。

「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的基本理念非常簡單:我們歡迎所有人一起加入,共襄盛舉。讓我多做點說明。

首先,我們歡迎大家參加TCA的主辦活動。既然各位今天都已經到場,代表你們所有人都已經有了個好的開始!除了公開的演講與訓練外,我們還計畫要在每一年舉辦四場主要活動:「人才循環大聯盟高峰會」將能讓所有TCA利害相關方齊聚一堂,共同探索最新的人才交流、培養和拓展人脈的機會。此外,我們也將與我們的重要夥伴All Hands Taiwan共同主辦「TCA國際企業徵才博覽會」(TCA International Job Fair),這會是台灣最大的國際企業徵才博覽會,協助國際公司與具有國際視野的人才牽上線。另外,今年11月21日,我們將與余宛如委員及國發會一同合作,於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第一屆年度「TCA女力賦權展」(TCA Women’s Empowerment Expo,W-Expo)。最後,明天春天,我們將與數位政委唐鳳及「無條件基本收入台灣協會」(UBI Taiwan)合作,舉辦「TCA數位社會高峰會」(TCA Digital Society Summit),邀集國際專家一同展望除了帶來科技之外,數位轉型將如何重新形塑社會的面貌。

此外,我們也要鼓勵大家多加利用TCA夥伴所創造的各種機會。TCA有許多的公私部門夥伴,他們共同規畫了三種類型的計畫:第一種是人才流通類型的計畫,這能創造交流機會,讓台灣人才有機會到國外汲取經驗,或是讓外國人才前來台灣。第二種是人才培養類型的計畫,這能提供學習機會,讓人才向國際專家學習,或是吸收最新的國際趨勢。第三種則是人才連結類型的計畫,這將幫助具國際視野的學生及專業人士與在台公司打開人脈,建立連結。這樣的機會多不勝數——從美國商會的「下一代領袖計畫」、台灣傅爾布萊特計畫下的許多學術交流方案、微軟的AI研發中心、到許多海外的暑期打工和旅遊機會,應有盡有。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參加我們這兩天下午的場次,屆時還會介紹更多理念相近國家及台灣本地所提供的類似機會。另外大家也可以上人才循環大聯盟的官網,找到所有相關資料。

另外,TCA還將出版年度白皮書,力求找出台灣與其他理念相近的經濟體間,關於人才流通的行政、監管和法律障礙,並提出務實的解決方案。「TCA白皮書」會是美國商會年度白皮書的一部分。接下來幾個月,我們就要開始蒐集所有人的建議,了解大家希望看到哪些改變,以幫助促進人才的流通與培養。我們邀請各位透過我們的線上「數位對話」,送出各位關於白皮書的想法;大家也可以在TCA官網上看到更多相關訊息。

至於各家公司、產業協會、慈善基金會還有各位社會企業家,我們要請您將TCA視為可以用來打造自己的各種人才流通計畫的平台——就把它想成人才流通的AppStore吧,你們可以在上面將各種好點子上架。自從TCA推出以來,就不斷有人向我們提議各種精采的想法,像是為全球的港務機關建立連結,或是促進全印太區域新創人才的自由交流等等。請向我們推銷您的好點子,讓我們一起動手做吧!

最後,我們要鼓勵大家加入TCA的臉書粉絲專頁。透過我們的臉書社群,大家可以得知所有最新的國際交流與專業人才技能培養機會,並與台灣在私部門、政府機關、學術圈和公民社會中具國際觀的未來領袖互相認識。我們希望打造一個社群,讓所有人就能就其職涯發展自由提問,並互相扶持。

我們每一個人——包括政府機關、私部門、學術圈、公民社會、學生和青年專業人士——都有一個共享願景,就是希望台灣能夠與國際接軌,並在數位科技出類拔萃。透過在「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之下共同努力,我們將能將這一願景真正實現。最讓人興奮的是,這還只是開頭而已。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