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 「人才循環大聯盟白皮書」起跑活動致詞講稿

OT-1962
2019年8月26日

美國在台協會副處長谷立言
「人才循環大聯盟白皮書」起跑活動致詞講稿
2019826

余委員,學術交流基金會那執行長,美國商會傅執行長,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

非常謝謝大家的出席,也特別謝謝我們的好朋友余宛如委員主持今天的起跑活動。余委員向來都是AIT的堅定夥伴,從各種數位經濟活動、女性賦權到現在的「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無一例外。我們由衷感謝您的大力支持。

我十分榮幸今天能夠到場,為「人才循環大聯盟白皮書」的起草活動揭開序幕。

「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TCA)是AIT、台灣政府——特別是工業局——及學術交流基金會之間的共同合作計畫。TCA是在4月16日美台「女性經濟賦權高峰會」上首次宣布。這是一個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旨在推動台灣和理念相近夥伴之間的人才流通,進而打造陣容龐大的專業人才庫,培養有能力、與國際接軌且精通數位科技的專業人才。

「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的目標十分清楚:

首先,我們希望在數位時代重現美台產業的成功故事:台灣產業的興盛,很大部分是由曾於美國求學或就業的優秀人士所打造,這些人才返台後,不是加入台灣的頂尖企業任職,就是成立自己的新公司。本計畫的目的便是為未來世代重現這樣的旺盛活力。

第二,人才流通是應對人才流失的關鍵解決方案:我們相信預防人才流失的最佳方式便是創造可行的替代方案,也就是促進台灣和美國等理念相近經濟體間的人才流通。人才流失對所有經濟體來說都是零和遊戲,而人才流通則能讓所有相關方互相受惠。學術與專業人才的交流愈頻繁,將你我經濟體聯繫在一起的連結紐帶就會愈加強韌。

第三,我們希望發展台灣最重要的資源—— 人才:我們都很清楚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傳統科技產業帶來的種種威脅。這包括中國的扭曲市場補貼、盜竊智慧財產權,並透過其對台31項措施挖角台灣人才。透過促進台灣人才的國際流通並培養其專業能力,台灣可將自己重新定位,進一步成為一個基於創新並與國際接軌的經濟體。

第四,人才流通能幫助台灣拓展其國際能見度:台灣的正式外交空間雖然有限,但若能與私部門、學術界和國際非政府組織進行廣泛的國際專業交流及人才流通,將使台灣提升國際能見度,並擴大台灣對世界的貢獻。台灣與理念相近夥伴之間的人才流通,正是使台灣的未來得以持續與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區域緊緊堅定相繫的關鍵。

「人才循環大聯盟白皮書」的目的是透過與所有利害相關方合作,找出阻礙人才流通及培養的行政、監管和法律障礙,並提出可行的正面步驟,以實現TCA目標。「人才循環大聯盟白皮書」也會成為每年暮春出版、影響力深遠的美國商會白皮書當中專門的一節。

從稍後的與談中大家會發現,「人才循環大聯盟白皮書」會力求了解本地及外國商界、負責教育交流人士以及有志於台灣就業的外國青年專業人士的觀點。每個人都有寶貴的見解可以分享。透過在此共聚一堂,我們希望找出具體建議,協助台灣進一步促進其已十分出色的優秀人才之交流與培養。我們想邀請台灣大眾也一起集思廣益,積極參與「人才循環大聯盟白皮書」的起草。如有興趣參加,只要來信至TCA@Fulbright.org.tw即可。

今年11月5日,我們將與資策會及人才發展協會一同在南港展覽館,舉辦「人才循環大聯盟高峰會」,向大家展示在台灣及海外的所有各種人才流通及培養計畫。高峰會的目標非常簡單:我們希望讓大家更加清楚所有現有的機會,並鼓勵為今天及未來的世代創造更多類似機會。從現在起至高峰會前,我們也會舉辦一連串的「邁向人才循環大聯盟高峰會」系列活動;大家可在我們今天的新聞稿中看到更多的活動梗概。

再次謝謝大家今天的出席。我們期待與各位在白皮書和所有其他「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的各項活動中一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