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2019全球科技領袖高峰論壇」致詞講稿

MOST 60th anniversary

OT-1979
2019年10月30日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2019全球科技領袖高峰論壇」致詞講稿
20191030

(預備講稿)

陳部長,公孫主任,林董事長,盧董事長,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先生,大家早!

非常榮幸能夠到場為今天的論壇揭開序幕,並一起慶祝科技部成立60週年。過去60年來,台灣已從以農業為主的社會發展成為全球科技重鎮。這項重大的轉變主要要歸功於科技部及其前身——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及國家科學委員會——深具前瞻性的領導。沒有科技部的指導與啟發,台灣可能就無法成為今天這麼自由、開放且現代化的社會。

今年,美國在台協會正透過一系列名為「AIT@40」的活動,慶祝AIT的 40歲生日。我們為今年每個月份都定出一個主題,以彰顯美台關係中種種不同的面向。科技在美台關係中扮演關鍵的重要角色,在今年的12個主題中,有五個就和我們與科技部的合作項目有關:二月的主題是美台科學合作;四月則鎖定貿易與投資,其中高科技電子產品是一個重要環結。六月的主題是科技與數位經濟,十一月是創新與創業,十二月我們則會關注美台在環境領域的科學合作。

數十年來,台灣一直是全球科技供應鏈中關鍵的一環。台灣擁有全球最先進的半導體及電子零組件製造商、為數眾多的世界級工程師、高度具適應性的技術支援服務、創新的新創公司,另外也根據法治,對智慧財產權提供強而有力的保護。台灣遵循國際規則,並正快速轉型為創新型經濟。事實上,去年世界經濟論壇就指出,台灣已成為全球的四大「超級創新者」之一。

但只是慶祝過往的成就是不夠的。在一同打造全新數位時代的此刻,我們必須確保美台科技合作關係能夠在接下來的60年更加緊密。

這個議題的癥結非常簡單:科技業覺得自己的未來在哪裡?如果答案是中國,那麼用以投資的資金及人才就將流向中國;如果答案是美國、台灣及其他理念相近的夥伴,那麼投資及人才則會向此處匯聚。我們面臨的挑戰十分巨大。中國運用前所未有的扭曲市場補貼,進行普遍的智慧財產權盜竊,並透過掠奪式手段挖角科技人才,這些都對基於規則的經濟秩序構成了嚴重威脅。身為堅持民主及開放經濟等共享價值的社會,我們有共同的責任,必須捍衛基於規則的秩序,使其不受意圖不軌者顛覆。深化美台科技合作會是達成此項目標的關鍵。

有鑑於此,我想針對美台可以如何進一步強化科技合作關係,分享三個觀點。

首先,公私部門都必須積極推動跨境科技投資。我們特別高興看到美台之間的高科技投資,正在快速增加。在今年的年度「SelectUSA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上,台灣訪團已連續第二年成為出席人數最多的最大代表團。同樣值得一提的是,許多美國頂尖科技公司,包括康寧、高通、微軟、谷歌和Facebook等,也都正在加碼投資台灣,並在台拓展業務,尤其是在人工智慧領域。美光則是台灣最大的外國投資者,投資金額遙遙領先其他同業,並已成為台灣最重要的科技公司之一。供應鏈正快速從中國移出,移往印度、東南亞,或是移回台灣。新投資能夠確保美國與台灣的科技未來仍然維持緊密相繫。下週我將前往曼谷出席「印太商業論壇」,屆時我們所有的印太夥伴——包括台灣——都將齊聚一堂,共同深化我們的商業與經濟關係,並重申我們對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區域之共同承諾。

第二,我們必須深化學、產、研合作。美國創新的成功秘訣,就在於學術界、產業界及研究機構之間密切的合作。今天,美國的頂尖大學都在將自己重新定位為創業孵化器。幾乎所有美國的創新聚落,都是從坐鎮當地的重點大學而來。矽谷大部分的公司源於史丹佛;北卡羅萊納州的「三角研究園」來自杜克大學、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及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奧斯汀的科技復興則出自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些大學現在用來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標準,已不再是在研究期刊上發表了多少篇論文,而是成立了多少家新創公司;它們並不把坐在教室裡的人們視為學生,而是視為新創公司的未來創辦人。商學院與工學院也正漸漸走出它們各自為政、不相往來的小圈子,並透過共同課程相互整合,尤其是在AI程式設計的領域。在科技部的領導之下,我們也開始在台灣看到類似的發展趨勢。要促成更緊密的合作,我們就必須積極地在美台的創新聚落之間建立更緊密的連結。

第三,我們必須努力促進理念相近經濟體之間科技人才的自由流通,不論是在學術圈或專業職場。台灣的科技業很大部分是由曾於美國求學的朋友所打造的,他們返台後成立了台灣今天最成功的一些公司。這在半導體產業尤其如此。當台灣人才在美國求學或就業,他們返台時所帶著的,不僅是能夠在台灣大放異彩的技能與願景,還有協助黏合美台科技合作的個人人脈。之初創投的創辦人林之晨可說是他的世代最成功的例子之一;他就說過,在美國時他看到了台灣的未來,因此便回到台灣將這一願景付諸實現。台灣沒道理不能成為印太區域的高科技教育樞紐。如果台灣提供高品質的創新型教育——並以英語授課——人們將會從世界各地紛紛前來。這不但能讓台灣的大學注入活力,也能使台灣與理念相近的夥伴建立起教育與文化連結,而隨之而來的紅利,將在未來數十年中帶來回報。

許多朋友知道,美國與台灣最近一起推出一項重要的新計畫,叫作「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TCA)。這項計畫力求促進的不只是台灣與其全球夥伴之間的教育交流,還有二者之間的專業人才交流,像是實習計畫或專業借調。「人才循環大聯盟計畫」追求的,就是要對教育交流的典型概念進行徹底翻轉——我們一定要走向「終身學習模式」,使國際教育交流在個人職涯的早、中、晚期階段,都扮演核心角色。下週二,我們將與台灣各機關合作,盛大舉辦「人才循環大聯盟高峰會」,藉此探索更多國際人才交流與培訓的新機會。

如果說,我從我在台灣這麼久的時間裡學到了什麼,那應該就是永遠不要低估台灣的創新與創業精神。回顧過去多年來美台的科技合作,並展望未來的各種可能性,我深信科技部將繼續在台灣未來的成功故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我們期待未來的精采旅程。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