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演講

Remarks by AIT Chairman James Moriarty at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CSIS), Washington D.C., July 13, 2017 (Photo: Snapshot from CSIS YouTube Video)
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
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演講
華盛頓特區
2017年7月13日

(致詞稿)

 

Bonnie,謝謝你的介紹。我要肯定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召集了一班備受尊崇的學者,一同討論美台關係與兩岸關係。堅強的美台關係與穩定的兩岸關係對於促成區域的繁榮與穩定不但不可或缺,也居功厥偉。我很高興看到這些傑出的專家學者願意抽出一整天的時間來檢視美台關係與兩岸關係,我也很榮幸能參加這次的討論。

美國和台灣基於雙邊共同的利益與價值,建立起全面、長久,且互惠互利的夥伴關係。我們維持緊密的經濟、安全、和民間關係,同樣尊重民主與人權,美國自然也將台灣視為在亞洲重要且可靠的夥伴。

《台灣關係法》是美台關係的支柱,明白宣示了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國會與台灣人民維持「商務、文化,與其他關係」。當台灣透過這些關係與區域產生聯結,不僅台灣受惠,整個區域與世界也會因而受惠。

美國國務卿提勒森最近重申美國「完全堅守」《台灣關係法》,「致力於履行美國對台承諾」。讓我援引一些數據,來說明美台關係的廣度與深度,以及我們如何將國務卿的指示化為行動。

經貿方面,台灣是美國第十大貨品貿易夥伴,美國則是台灣第二大貨品貿易夥伴。雙邊外人直接投資金額累計超過210億美元。台灣是進口美國服務的前二十大市場,也是美國農業出口和智慧財產的主要消費市場。

上個月台灣突破自身紀錄,派出史上最大規模的代表團參加「SelectUSA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許多台灣頂尖企業的高層都來到美國,探尋新的投資機會,潛在的商機可能高達340億美元。台灣在美國的投資為美國各地帶來就業機會,刺激經濟成長。

我們持續透過美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程序來處理美國企業和投資人所面對的貿易議題與市場進入障礙。去年十月,我有幸主持第十屆美台TIFA聯席會議,雙方就許多優先的貿易政策議題熱烈交換意見。經過美台雙邊與會者的努力,在智慧財產權保護、藥品的市場進入、投資體制的改善、化學品的內部法規,以及農業貿易的部分領域都取得了進展。

美國堅信如果要透過自由、公平的貿易振興經濟,有一部分一定要仰賴我們一直透過TIFA機制所鼓吹的經濟自由化。如果我們能透過TIFA這樣的雙邊機制成功解決貿易摩擦,台灣和美國將能建立更堅強、更緊密的經貿關係。我相信此刻就是解決貿易問題的最佳時機。

在安全領域,美國遵照《台灣關係法》和我們的一個中國政策提供台灣防禦性武器和服務,讓台灣有足夠的自我防衛能力。我們都是根據對台灣防禦需求的評估來進行對台軍售。美國在和平與安全方面的持久利益,支持美國對台提供防禦性武器以及維持回應恫嚇能力的政策。此一政策讓台北有信心與北京進行具建設性的互動,進而促成兩岸情勢的穩定。

《台灣關係法》明示美國的政策將「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 — 包括使用經濟抵制及禁運手段在內,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台灣關係法》也主張美國的政策即是要「維持美國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壓手段,而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簡而言之,《台灣關係法》藉由將台灣的安全定位為美國的政治、經濟、與安全利益,來彰顯美國與台灣之間的緊密關係。

過去十年來,我們授權轉移給台灣一些美國最精密的系統和平台,以符合台灣本身維持自我防衛能力的需求。川普政府上個月也通知國會,將對台進行金額14.2億美元的軍售。

然而美國對台的安全關係並不限於軍售;美國同時與台灣進行廣泛的諮商和交流,以協助台灣軍方維持、訓練並具備有效的自我防衛能力。

透過我們的互動,台灣擁有現代、幹練、靈活的專業作戰部隊和領導階層。他們的能力遠超過他們所操作的技術系統總數。台灣不僅展現如何用新穎的方式來使用現有的系統,同時也開始自主發展先進的不對稱戰力。我要肯定台灣的軍方和科學界領袖在這方面發揮的領導作用。

《台灣關係法》也促進了緊密的文化與民間交流,這也是美台關係的重要支柱。台灣是美國第七大國際學生來源,光是去年就有逾21,000名台灣學生赴美留學,超過日本、巴西、或英國。若以人口比例計算,台灣學生赴美留學的比例還高於印度或中國。

「傅爾布萊特計畫」才剛慶祝一甲子的美台教育交流,有超過三千名學人曾受益於傅爾布萊特計畫;過去五年來,英語協同教學助理的人數成長了三倍。台灣在2012年成為美國免簽證計畫成員,促進了台灣旅客赴美觀光和洽商,支持並創造美國的就業機會。

台灣證明了它擁有專業長才、經驗、和企圖心,能夠協助解決區域和全球議題。當美國呼籲國際社會為飽受伊波拉病毒肆虐的西非地區伸出援手時,台灣熱心響應,捐出十萬組防護裝備和一百萬美元,以因應病患的緊急醫療需求。台灣也是全球打擊伊斯蘭國聯盟的成員之一,為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被迫逃離家園的人們捐款和籌募物資。

美國努力提升台灣的國際參與,正是因為台灣已多次證明自己不但有意願、也有能力積極參與因應全球問題的工作。美國會繼續支持台灣加入不需以國家名義加入的國際組織,以及在不需要國家名義的情況下有意義地參與國際組織。近來我們呼籲世界衛生大會讓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加就是美國在這方面所做的努力之一。

美國也繼續幫助台灣尋找新的方式,希望能讓台灣對國際挑戰所做的貢獻及其民主地位獲得應有的尊嚴和尊重。舉例來說,我們透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與台灣合作,借重台灣的優勢與專才,來因應全球和區域所面臨的挑戰。

GCTF上週在台北舉行了「人道援助及災難防救國際研習營」。透過這次的研習,學員分享了整體災難管理的最佳實務,也針對個別的救災主題進行討論。此外,GCTF在四月也舉行了「登革熱、茲卡病毒、屈公病鑑別診斷國際研習營」,我很榮幸和台灣副總統陳建仁、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連袂出席了開幕典禮,來自18個亞太和加勒比海國家的35位公衛官員參加了該研習營。GCTF迄今已在台灣舉行了八場研習活動,包含公共衛生、能源效率、婦女賦權、電子商務等各種主題,總計有一百多名來自亞太地區的官員和專家共襄盛舉。

除了《台灣關係法》,美台雙邊對民主、人權、和公民自由的尊重,也成為美台夥伴關係的重要支柱。台灣在2016年舉行的總統大選,成功進行了第三次和平的總統政權轉移、第一次國會輪替,同時也產生了首位女總統。台灣是亞洲民主的燈塔,為亞洲、甚至是全世界都樹立了強而有力的典範。

在美國國務院最近發表的人口販運報告中,台灣已連續八年名列第一級;來自台灣的李麗華女士是報告中被表揚的八位英雄之一,她為在台籍漁船上工作的外籍漁工爭取權益因而獲得肯定。美國對台承諾不僅是基於長久以來的國家利益,同時也是基於我們雙邊共同的價值。有些人可能會質疑共同的目標和價值在國際事務中根本無足輕重,但這些共通點無疑是美國對台承諾中的重要元素,在美國對區域和全球盟友的承諾中也佔據重要地位。

過去38年來,美台關係的深化和擴展有驚人的發展。當年通過《台灣關係法》時,我想連最樂觀的觀察家也難以預見美台關係能有此進展。美國會堅定地繼續深化美台關係,堅守符合《台灣關係法》的各項政策。讓我引用國防部長馬蒂斯的話:「我們不會把盟友或夥伴,或把我們和盟友或夥伴的關係,或者攸關他們安全的能力,當作是談判籌碼。」

美國致力於改善與台灣的經濟夥伴關係,支持台灣建立自信不受威脅恫嚇,深化雙邊人民的友誼,並確保台灣有能力為國際社會貢獻所長。台灣是一個可以信賴的夥伴,是世界上的正面力量,也是民主的成功典範,值得美國繼續給予支持。我期待發揮我的角色,推展重要的美台關係。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