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助理國務卿斯科特•巴斯比於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培養媒體識讀以捍衛民主」工作坊開幕致詞

美國副助理國務卿斯科特•巴斯比於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培養媒體識讀以捍衛民主」工作坊開幕致詞
日期: 2018年10月18日
編號: AIT 正式資料編號: OT-1834

(致詞講稿)

蘇院長、吳部長、唐政務委員、酈英傑處長、廖執行長、各位貴賓,早安。

很高興能與各位一同參與這個適時且重要的工作坊。我很感謝台灣民主基金會今天的接待,也很感謝籌辦規劃這項活動的美國和台灣人員。我也要謝謝工作坊的參與者,遠從印太地區各處來到台北分享各位的經驗和專長。

能在台灣舉辦這個工作坊讓人特別高興。美國極為讚賞台灣活躍的民主制度、對基本自由的尊重和對法治的堅實承諾。雖然沒有一個民主制度是完美的,台灣長期以來對思想自由交換的支持、為公民社會創造一個友善環境的努力,以及其透明、在治理上的問責制度,都讓台灣人民能夠打造一個更安全、更有韌性和更繁榮的社會。當印太地區其他地方面臨民主倒退和人權侵犯的時刻,台灣是他們的重要典範。有鑑於我們面臨的挑戰,台灣和美國這樣的民主體制能站在一起,推廣一個免於壓迫、審查和剝削且更光明的未來,極為重要。

回歸到這場工作坊的主題。不實資訊是蓄意散播虛假或誤導的資訊,不實資訊不是一個新的現象。國家和非國家的行為者長期以來使用不實資訊作為其敵意影響行動的一環,操縱公共論述、煽動社會分歧、扭曲公共政策以及顛覆民主過程和機構。

新的現象是,具有敵意的行為者日益使用科技進展,像是網路和社群媒體,來創造更多複雜的不實資訊,而且使用較少的成本來傳播地更遠更快;同時更有效地隱藏真實來源和活動的意圖。這裡的問題不在於科技,而是在於那些出於敵意濫用科技的人。

雖然這些惡意行為者的手法日新月異,但他們的動機大致相同:大規模的搬弄是非,以試圖削弱民主,最終破壞民主本身的吸引力。我們不能讓他們成功。

民主體制是有最佳能力保障每個人人權、基本自由和尊嚴,以及推進全球和平、繁榮和安全的政府體制。

要讓民主體制最能發揮那些作用,要有一個能自由開放交換資訊和想法、接受多樣化觀點、能和平辯論多樣化觀點的環境,而且資訊和意見能夠自證或瓦解;要有一個能讓參與和知情的公民能夠有意義的參與政治決策、向政府問責的環境。

有很多種形式,但是那些使用不實資訊的人一貫的目標就是透過破壞多元主義、混淆辯論、敗壞對話和增加分化,並且轉移公眾對良善治理、自由市場、獨立媒體、人權和民主價值基本原則的注意力,以控制和操縱資訊環境和人民的想法及行為。

不實資訊有可能會淹沒重要的討論,將少數群體中可信的發言和講者邊緣化,歪曲信念和政策偏好,煽動暴力,削弱對媒體和公共機構的信任,並且影響公民是否能、以及如何行使投票權。

因此,就我們的觀點,有效對抗不實資訊是保護我們的民主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關鍵。

我們也認知到不實資訊是對所有民主政體的威脅,因此四月的七大工業國集團 (G7) 部長會議時,我們與其他民主政體共同致力於解決這個共同的挑戰。這也是首次G7羅列出一張清單,揭示外國行為者以讓人無法接受的舉動來破壞民主 – 包括帶有惡意地破壞對獨立媒體的信任,以及操縱或是限制公共論述。

放眼印太地區,我們已經看到不實資訊被用來煽動違反和侵犯人權,和削弱民主治理。

舉緬甸為例,有惡意的行為者,據聞還包括一些軍隊組織,透過社群媒體散播了尤其是針對羅興亞人的惡毒不實資訊,傳播種族歧視及滅絕人性的資訊。這些不實資訊引發了對羅興亞人嚴重的歧視和暴力,甚至導致2017年時在緬甸若開邦北部的種族清洗,迫使超過70萬民羅興亞人逃往孟加拉。這不僅是一場人道主義的災難,也是對緬甸脆弱的民主轉型一個嚴重的打擊。然而,緬甸當局非但沒有承認這個問題,反而逮捕了試圖要如實報導安全部隊或甚至地方政府違法亂紀侵害人權的記者。

一個有決心、帶有惡意的外部行為者能透過各種影響策略,包括不實資訊,對民主機構帶來巨大的壓力,這點台灣也非常清楚。美國的副總統最近有談到:「中國共產黨以獎賞或脅迫美國企業、電影製片廠、大學、智庫、學者、記者和地方、州和聯邦政府官員的方式塑造資訊環境。」

若要成功面對不實資訊的挑戰,不只需要政府出面,我們所有與這個議題有利害關係的人也要努力,包括企業、非政府組織、媒體,以及也許最重要的,一個積極且知情的公民社會。

惡意行為者散播不實資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仰賴他們掩蓋真正資訊來源和活動動機的能力。因此,對抗不實資訊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便是更進一步理解他們的活動,並且提高對這些活動的意識。政府在此能扮演特別重要的角色,包括蒐集和傳播關於這些行為者的資訊,並公開反對這些行動。

私人企業也可以在辨識假資訊及假帳號上扮演角色。我們歡迎谷歌、臉書、及其他公司自願性的行動一起努力。這不是一件簡單也不是低成本的事,但是,我們認為這對維持獨立平台的完整性有相當的助益。

政府和私人公司也應該把非政府組織納入應對挑戰的夥伴。公民社會和學術社群也能夠協助辨識和揭發新的不實資訊活動,並且針對惡意行為者日漸演進的手法提供技術專業知識。

同樣重要的是,利害相關者也應持續尋找方式來分享資訊、最佳實務及學到的教訓。也因此我們與G7的夥伴們致力於尋求解決的方式。同時,這也是為什麼像今天這樣一場多方利益相關者對話的活動如此重要。

不實資訊技術試圖要利用民主社會的自由和開放。在一個新聞與資訊愈發片段化的環境,不實資訊使得人們去質疑所有新聞與資訊的正確性,甚至包括傳統新聞媒體所作的據實可信的報導。因此,協助人民和支持民主的制度建立對抗不實資訊的應對力非常重要。

我們相信充分知情的公民社會是強健民主制度的關鍵。健康、活躍、依據事實、證據和理性的公共辯論對有效的公民參與來說不可或缺。為此,美國將持續支持強化公民社會,並在印太地區和全球推廣媒體識讀。

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相信新聞自由是自由和民主的基石,而獨立新聞報導對自由開放的民主社會來說甚為重要。

台灣連年舉行自由公平選舉的信譽是由活躍的媒體環境所支撐,台灣人民也得以取得來自各政黨候選人的獨立、事實資訊,這不該被視為理所當然。

在這個區域其他地方,政府濫用稅收及其他法律條文來削弱獨立新聞來源,操縱關鍵選舉的環境 – 最近一次是發生在柬埔寨,柬埔寨七月的國會選舉既不自由也不公平。

為協助解決這樣的問題,美國積極與盟友和夥伴合作,強化獨立媒體和公共服務傳播。我們也鼓勵各地的人民對於他們的新聞來源和資訊能做批判性思考。

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強化本地具可信度的媒體。公民可能會發現本地媒體較貼近他們的日常生活,同時,公民也較能評估本地報導的真實性。

但是在資訊散播逐漸國際化的時代要支持本地媒體並不容易。我們必須找到新的方法:包括透過探尋全新的模式以鼓勵廣告商利用本地媒體。

最後,我們堅信面對不實資訊挑戰最有效的解決方案就是那些符合法治和民主原則的方法。我們必須注意,不要讓對抗不實資訊的方法無意間破壞鞏固民主的基礎原則 – 特別是線上和線下的言論自由。

我們已經看見那些聲稱擁有廣泛權力來禁止特定形式言論的政府,經常濫用權力來壓抑和平的異議,並讓獨立媒體、公民社會運動人士、人權擁護者、政治對手和宗教、民族及其他少數團體噤聲。舉例來說,我們最近就在越南看到批評政府的獨立部落客和記者遭受嚴懲。

我們堅決反對任何可能破壞言論自由的對抗不實資訊手法。各個民主政體必須擁抱自己的強項和價值,而非屈服於一條更黑暗的壓抑道路,如此才能迎擊挑戰。

我要再一次歡迎各位。我期待我們能坦率地討論如何因應這個共同的挑戰。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