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美台安全合作月紀念勳章揭幕儀式」致詞講稿

memorial unveiling ceremony

OT-2035
2020年9月2日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酈英傑
「美台安全合作月紀念勳章揭幕儀式」致詞講稿

202092

(預備講稿)

退輔會馮主委,國防部常次李中將、羅委員、國防安全研究院霍董事長、國防安全研究院林執行長、各位貴賓、各位女士先生,歡迎參加今天的揭幕儀式。很高興能在AIT接待各位,一起在這裡為我們大廳中這項意義非凡的新擺設揭幕。我們搬到這棟新館已有約一年多的時間了;而每次搬家,不論新家有多漂亮或時髦,都還是有需要調整之處。為了讓這棟新館更有家的感覺,我們的作法就是在館內多增加可以強調我們核心價值的意象和物件擺設。我想今天新設的紀念專區,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大家知道,兩年多前我剛到AIT赴任時,提出了我在擔任處長任內的四個優先目標,又叫作「四個增進」,即:增進美台安全合作、增進美台經濟與商業關係、增進台灣在全球社會的角色,及增進美台人民的關係。儘管我們在這四大領域的所有成就都讓我深感驕傲,我認為美台在安全合作方面的進展,尤其令人矚目。

談到美國與台灣的安全合作關係時,多數人都會想到軍售案;但其實雙方人民與人民之間的情誼才是美台安全關係真正的基礎所在。早在二戰時期,美台安全合作關係中就有多位傳奇人物,像是指揮中緬印戰區的史迪威(Joseph Stilwell)將軍,以及帶領「飛虎隊」的陳納德(Claire Chennault)將軍 —— 明年「飛虎隊」也將屆滿80週年,我們期待屆時能與各位一同慶祝。

美台安全合作關係在二戰結束後仍持續延續。1951年,「美軍顧問團」(Military Assistance Advisory Group)成立;不久後,隨著第一次台海危機的爆發,「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United States Taiwan Defense Command)也應運成立。「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和「美軍顧問團」在巔峰時期總共有三萬名官兵服役。當時許多美國官兵帶著家人一起來到台灣,促進了雙邊人民之間的友誼,也因此奠定了長久以來美台夥伴關係的根基。台美雙方的退伍軍人以及他們的後裔至今仍保有深刻情誼,並經常碰面,讓這段合作關係的歷史鮮明地長存在回憶當中。

我們常會忘記當時美國官兵其實派駐在全台各地,也包括金門和馬祖。他們與台灣官兵的夥伴關係,意謂著美台官兵當時不但並肩作戰、並肩訓練,有時也並肩犧牲。在這段期間,總計有126名美國官兵,在為台灣軍方提供協助及支援的同時,不幸殉職。

這正是我們今天在此齊聚一堂的原因。

今天我們要在這裡紀念當年兩位英勇犧牲的美國軍官。66年前,「美軍顧問團」的孟登道(Alfred Medendorp)中校和法蘭克‧林恩(Frank Lynn)中校在金門擔任顧問時,在一場猛烈的砲火攻擊中不幸殉職。為緬懷及感念他們的奉獻與犧牲,2016年,馬英九總統特別追贈孟登道中校和林恩中校「保衛台灣紀念章」。今天起,這兩位戰士的紀念勳章及褒揚令就將在這個榮譽的殿堂展出。

但除了紀念這兩位英勇殉職的軍官,我們還要將這兩枚紀念勳章、旗幟以及這個紀念專區用來榮耀所有在過去、現在、未來,曾經或即將參與美台戰略夥伴關係、支持台灣自我防衛能力的美國官兵們。

今天的許多威脅,與當年那些英勇戰士所面臨的挑戰,早已大不相同。今天我們面對的是危險的新科技、致命的大流行病,以及後果難料的氣候變遷。但我們根植於傳統的夥伴關係,會持續體現美台將士官兵在雙方社會及軍隊之間,所培育打造的相互支持、彼此尊重和共同利益。美台深厚的友誼也代表,當台灣像今年一樣失去珍視的同袍時,我們也感同身受,就如同失去自己的戰友一般不捨同悲。但在一同哀悼的同時,我們也感到肩上承擔著全新的堅定承諾與意義不凡的使命。

在執行每項新計畫或任務時,美台安全夥伴關係都是仰賴過去數十年的合作歷史基礎,才能大步前行。這是一段值得銘記的歷史佳話,而我們有責任確保這樣的歷史不會為人所遺忘。同樣的,我們也有責任確保退伍軍人在社會上受到應得的認可與尊敬,因為他們冒著生命危險服役,正是為了保衛我們的社會。我要讚賞退輔會在支持退伍軍人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也期待美台進一步拓展在這項領域的雙邊合作。

最後我想強調,這個重要的紀念專區將提醒我們AIT所有人員,我們每天所致力追求與支持的偉大使命。對AIT的訪客來說,這也將向他們彰顯美台在戰時與和平時期所一同經歷共享的豐富歷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