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文處長:大家好。我到台灣已經八個禮拜了,我這次一到台灣,我就說等我重新熟悉台灣,拜會各界人士之後,就會和記者朋友見面。事實上,這八週真的非常忙碌。我到昨天才有時間開始把我的家用品從箱子裡拿出來,那些東西都放在倉庫裡好幾個月了。
我已拜會過台灣政府官員,與他們進行了良好的意見交換,其中包括馬總統和其他官員 ,不是所有官員,只有主要的內閣成員,這樣的對話也會持續下去。我們雙方都很有誠意,做了非常詳盡、實質性的討論,主要的焦點還是放在如何強化美台雙邊關係。另外,我也拜會了反對黨的代表,瞭解他們的觀點。
我也抽出一點時間到處走一走。我去了高雄兩次:第一次是參加莫拉克颱風的罹難者紀念儀式,第二次是去參觀美國在台協會在高雄的辦公室,與當地商界領袖與政府官員會面,討論目前高雄的整體情況。我參觀了高雄港,跟我們在那邊的人員聊一聊,他們正與台灣當局合作「貨櫃安全計劃」,確保從高雄港出去的貨櫃都很安全。我也在高雄四處參觀,看到了面目一新的愛河。
上週我到台中參加了精采的爵士音樂節。我見到活力十足的胡志強市長,他為台中創辦了爵士音樂節。我還到國立美術館為美國1960和1970年代的爵士親善大使攝影展開幕。我在這兩個城市都住在非常現代化、非常漂亮的飯店,二十三年前都還沒有。
在台北,我也重新認識這個城市。我登上101大樓頂樓,我二十三年前來台時當然還沒有。我還去了士林夜市,我非常喜歡那裡。我在台北到處走走,逛了一些新蓋的豪華購物中心,裡面有很多精品店,不過我什麼都沒買。我也到很多地方品嚐台灣美食。要對抗美食誘惑實在不簡單,我才來八週好像就已經胖了。
我參與了一些很有意義的活動,讓我們雙方能夠進行文化、教育、學術方面的交流。我剛到幾天就主持了傅爾布萊特計劃 (Fulbright) 的茶會。幾天前我到了政治大學國關中心,參加麥克阿瑟安全研究中心的開幕。身為美國的駐外代表,我很驕傲美國最重要的慈善機構麥克阿瑟基金會資助了此中心的成立,未來將以研究兩岸關係為主。
我當外交官已經有三十一年,我們派駐到一個地方只有三年任期,因此一定要在一開始展現積極態度,設定工作項目以達成目標。我覺得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我到台灣第二天就去參觀了美國在台協會的內湖新址,我們已經建好了一條基地通路。一開始我們在取得建照上碰到一些困難,有很多書面程序要辦,但是有了吳敦義院長和郝龍斌市長的幫忙,我想我們很快就能完成我們的第一期工程,包括興建外牆與入口,我想一定會進展快速。我們的新館真的很重要,就我在華盛頓所聽到的最新數字,本會新館建造成本至少要花2.26億美金。這將是台灣第一座也是唯一的外國駐台單位自行建造的辦公大樓。我想這棟大樓代表了美國對台灣,對雙邊關係的承諾,也是雙方友誼的重要象徵。
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進展。馬總統、衛生署長楊志良,及其他官員都已經指出,針對擴大美國牛肉進口的議題,雙方已接近達成協議。我們也就下一回合「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 談判舉行的時間進行討論。我們不只與台灣這邊討論,也與華盛頓討論了推動免簽證計劃與引渡條款的事宜。
本週我們也有一些高階官員來訪,堪薩斯州州長伉儷帶領州商務局長來台。下週,佛蒙特州州長也會來台。這些訪問對於擴展雙向貿易、投資,與民間關係至關重要。下週,前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也將來訪,她也是參議員麥康諾(Mitch McConnell) 的妻子,她到台灣將進行一些會談。
如我先前所言,這八週真是非常忙碌,我想我也會繼續忙下去,不過我非常期待能繼續為加強台美關係而努力。
主持人: 哪一位要首先對處長提問?家琪,請說。
中央社詹家琪: 你好,我是中央社的詹家琪,我想問有關美國牛肉的問題。好幾個月以來我們一直聽說雙邊的討論已進入最後階段,不過可否請你談一談究竟是哪些議題或歧見,讓雙方至今仍無法達成協議?是否因為是政治決定所以才會這麼困難?謝謝。
處長: 我想雙方達成基本協議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 我發現我有什麼手勢大家就會猛拍,把我不好看的樣子拍下來﹝笑聲﹞。我想雙方達成基本協議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在南韓時也參與推動美國牛肉進口協議,我知道美國牛肉已經達到國際組織檢驗牛肉安全的所有標準。我知道台灣政府會顧慮到這個議題的敏感性,而人民對牛肉的疑慮是可以理解的。一直以來,都是希望以漸進式重新開放市場。我們希望能以最合作、詳盡、謹慎的方式做出最後決定。最近幾週主要是處理程序問題,基本上都已經同意美國牛肉安全無虞。
主持人: 下一個問題,樊小姐,請說。
美國之音樊冬寧: 我是美國之音的樊冬寧,我有兩個問題。昨晚胡錦濤主席與歐巴馬總統做了電話會談,而且歐巴馬總統下個月就要訪問中國。當美中關係日益緊密的同時,美國對台灣的立場又是什麼?第二個問題是,明年退休軍人部部長新關 (Eric Shinseki) 可能來台訪問的時間、意義、議題是什麼?謝謝。
處長: 首先,關於美中關係,中國是世界上的大國之一,這一點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美國試圖與中國建立合作關係,我想對大家都有利,包括台灣。與中國的領導階層無可避免會有一些會談與交流。白宮已經公佈這次會談主要將討論氣候變遷,那是目前關注的主要議題之一。我雖然不知道確切的排名,但美國與中國是世界上兩大溫室氣體排放國,所以我們雙方一定要取得一些共識來處理這個問題。
至於有關這次會談對台灣的意義,歐巴馬政府的美國對台政策沒有改變,依然基於台灣關係法,而且在這方面我也不認為會有任何意外。
我看到一些報導指出新關部長據聞將來台訪問,我不知道這個消息是哪裡來的,因為我在任何政府管道都沒看到這個訊息。目前沒有任何派員訪台的決定,包括新關將軍。我知道有這樣的報導出現,也引起許多討論,但是華盛頓方面對於新關部長是否來訪還沒做出決定。
不過我絕對樂見內閣階層官員來訪,無論是新關部長或其他官員。美國政策向來允許技術和商務部門的內閣官員來台訪問,因此,在未來我也樂見其成,已經好一陣子沒有內閣官員訪台了,我們會靜觀其變。
主持人: Peter請說
美聯社溫逸德 (Peter Enav):我是美聯社的溫德逸。前天每半年公佈一次的台灣國防報告書指出,中國積極想建立能驅逐第三方進入台灣海峽軍事海域的能力,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這個第三方顯然指的就是美國。台灣的國防部存在這樣的觀點,而且這份報告是以國防部長的名義發佈的,這個事實是否讓你或美國政府感到憂心?還是沒有任何影響?
處長: 我想這是公開的事實,美國政府已經注意到中國的軍事力量日益強大,我們自己的一些報告也指出了這一點。隨著中國越來越富強,中國擴充軍力也是必然的發展。我們絕對不同意中國自己對於國際海域的界定,我們不接受他們把經濟區域也包含進去,我們持續在解決這個問題,在此我也不便發表意見。但是,我們要如何協助台灣達到其防禦需求及能力,並不取決於這份報告,而是我們長期以來一直在進行的評估,跟任何特定報告或特定發展無關。我們會根據台灣關係法持續進行評估,以支持台灣能有充足的自我防衛能力,此一評估也會繼續下去。
美聯社溫逸德 (Peter Enav): 那麼F-16呢?
處長: 躲不掉的問題。去年十月我們通過了六十四億美元的對台軍售案,其中包括多種防禦性裝備,有阿帕契直昇機、魚叉飛彈、標槍反坦克飛彈、E-2偵察機、備用零件,及其他設備。雙邊軍方一直都有頻繁的交流計劃,每年大約有三百名台灣的軍校學生到美國受訓。有時我們以為雙方軍事關係僅限於軍售,其實不止於此,而且還會延續下去。關於進一步的軍售問題依然取決於長期評估,會根據我們對台灣防禦需求的評估來決定。
法新社何銘生(Peter Harmsen):我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在你與台灣政府與反對黨的會談中,是否聽到有人對歐巴馬總統下個月在北京與胡錦濤的會面表示擔憂?第二個問題是,你說美國對台政策不會改變,會繼續以台灣關係法為依據。不過台灣關係法通過 (1979年) 距離現在已超過一個世代了, 自那以後,區域和國際情勢有了很大的改變,中國與台灣的內部情勢亦然。繼續依據這麼不合時宜的法案來執行政策,不會顯得有些困難嗎?
處長: 你的第一個問題答案除了沒有還是沒有,我在會談中沒有聽到任何人對美中領導人的會面表示擔憂。我們跟中國的領導階層經常會面,雖然這次是歐巴馬總統首次訪中,但是台灣政府官員或反對黨人士都沒有對此表達憂慮,沒有必要特別替台灣感到憂慮。我想可能主要會談一些全球議題,在區域性議題上我認為談的也不會是兩岸關係,雖說我想必定會提到台灣問題。
美國憲法的歷史已超過兩百年,但我們至今仍然遵循。在美國沒有人說要修憲或是廢憲,憲法依然是美國重要的基石。另外,主宰中美關係的兩個聯合公報比台灣關係法還久,我也沒聽到中國要求要修訂。我認為台灣關係法作為對台政策的基本原則完全沒有問題。只要基本原則正確,我不認為一份文件的年代有什麼影響。台灣關係法反映了美國的利益和價值,這些東西並不會那麼快改變,利益和價值正是美國對台關係的基石。
台北時報許維恕:謝謝你接受我提問。我知道你在上週五的論壇上談過「免簽證計劃」(Visa Waiver Program)。我記得你談到你在南韓的經驗,並認為在台灣也是可行的。不過你也指出台灣的護照發放程序,可能會阻礙台灣被納入「免簽證計劃」。你認為台灣護照或旅行文件的發放程序有哪些可以改善的地方,以增加台灣被納入「免簽證計劃」的機會?
處長: 「免簽證計劃」的標準是由美國法律來決定,不是由政治決定,而且也有一些措施必需遵循。在護照方面,當然需要有電子晶片護照,存有個人身份及過去資訊供讀取。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台灣護照發放的方式,台灣並沒有規定必需本人親自領取護照。然而這是一定要達到的主要標準,因為過去發生過一些案例,比如說有些成人和孩童不是台灣公民,卻被發現持有台灣護照。如果規定一定要本人領取會是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其他的一些標準,還包括失竊護照的資訊共享,無論是直接或間接,或是其他犯罪資料共享。不過在一開始最大的障礙就是台灣護照的發放方式。台灣政府和當局都已清楚明白這一點,我相信他們也希望能著手處理這個問題。
主持人: 目前為止所有問題都是來自英文報的國際記者,我想邀請中文報的記者提問。
經濟日報雷盈: 我們想知道如何快速改善台美經貿關係,你提到了「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TIFA),會談可能在什麼時候舉行呢?
處長: 我們有時會忘記去年已經有了很多進展。例如,因為台灣在保護智慧財產權方面的努力,我們已將其從「特別301觀察名單」除名。台灣也在世界貿易組織 (WTO) 政府採購協定的基礎上與我方達成協議,如此一來雙邊都有管道參與對方政府的採購投標。我們還有很多持續在進行的活動。我們有一個競爭力論壇,已經舉行過好幾次會議。我想首先雙方已經有了進展,而未來第一步將是克服牛肉進口的障礙。我們希望,我們也說了一段時間,那就是能在年底前舉行「貿易暨投資架構協議」談判,並且擴大我們的議題。至於細節部分,我們在許多領域都在提出細部的提案,另一方面也希望聽取台灣方面的意見。未來當然希望能再擴大範圍,希望能談雙邊投資協定,談避免雙複課稅的協定,但目前我們只想重回談判桌,並先討論議題的範圍。
民視李奕賢:先前你與王清峰部長會面時談到有關前總統陳水扁的案子。我們想知道你和王部長談話的內容,是在什麼情況下談起這個話題的?
處長:我發現有些報導很有趣,其中一些人指控我干涉台灣內政,另一些人則認為我干預得不夠。事實上,扁案並不是我們主要的議題,當時我只是初次拜會法務部部長,我們談的兩個主題,一個是引渡條款,另一個是台灣法官與檢察官參加的訓練課程。在我們討論諸多議題的過程中,我只是提到了美國有些人對陳前總統的審判發表了一些意見並表達關切。我們並沒有再討論下去,當然在此議題上我也沒有任何個人立場。
外交官當了三十一年,我學到說話要非常小心,而且千萬不要「干涉內政的事」。
美國國家事務通訊社邱育慈:你剛剛提到,中國與美國一直在討論溫室氣體的排放問題。我的問題是,在同樣的議題上,目前是否與台灣有任何進行中的計劃?又,是否與任何台灣高層官員談過能源議題?你認為台灣是否需稍微或大幅調整政策,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處長: 據我瞭解,雙邊在環境方面的對話已進行了十三年左右。我談到了氣候變遷,事實上,馬政府也提到了這個議題,特別是在說明為何台灣想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架構公約」的時候。我們的駐外人員已就這個議題廣泛地向華盛頓回報。我們不會建議台灣該做什麼,我們只針對該做什麼交換意見,不只是台灣,同時也是美國,還有所有工業國家,全都是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者。這是我們共同的重要工作與目標。因此我簡單地回答你,有,我們談到了氣候變遷的議題,因為雙邊都很關心。雖不是第一次,但我們最近有一個科學技術官派到台灣,定期回報環境與能源的議題,並與其他機構定期交流。我相信也有正式的對話。如何在未來面對這個問題是我們大家都很關心的議題。